第400章 任三禾(1 / 2)

田缘 乡村原野 0 字 2022-02-10

 一席问答,令翠儿感叹不已。</p>

因又把目光投向旁边的一块菜地,地里一片青翠碧绿,青菜辣椒茄子葱蒜什么的都有,还有黄瓜架和豆角架;再远些的地方,是玉米和山芋。</p>

“这么多地,你们忙得过来?”</p>

“种下去就不管了,什么忙不忙。”</p>

“你说得那茶叶那么好,怎不种茶呢?把这地用来种茶,采茶也方便;要吃粮食,在山下种就是了,收一季就够一年吃的了。”</p>

“这地方种茶没有山腰那地好,冬天太冷了。不过我也准备种些试试看。这不是人少了,没顾得上么。你来了就好了,正好帮忙种。将来大家一块发财,得了银子按人头分。”</p>

说到银子,大大小小的娃都幸福地笑起来。</p>

黄鹂和明慧更是两眼放光。</p>

翠儿不信地问:“这茶真那么值钱?”</p>

杜鹃自信道:“那当然。你就等着当大财主吧。我们先占了这地方,种的茶当然算我们的了。我准备把这山上合适种茶的地方都种上。”</p>

也不知怎么回事,她过了十几年的平淡日子,忽然生出创业的激情来。银子不离口,不是因为贪财,而是这创业结果必须用银子来计量。</p>

说笑一阵,大家沿着注入水潭的小河溯流而上,往西北方的山峰跑去。那可是凤尾山的主峰,冬天都是被积雪覆盖的。</p>

翠儿听说后忙问道:“那这上面冬天不是好冷?”</p>

黄鹂道:“当然冷了。比回雁谷冷多了。”</p>

明慧道:“冷狠了我们就下山过冬。”</p>

听到这杜鹃忍不住笑起来。</p>

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后,他们下去回雁谷过冬的。</p>

感觉就跟山下的候鸟一样,冬去春来。</p>

跑了一阵,便靠近山峰了。上了坡地,身边的树木便密集起来,大多是些红松和云杉等耐寒的树木,就见前面石壁上挂下一条银白色的匹练,如飞龙入海,与冷翠的松林相映成趣。</p>

“是不是很美?”杜鹃仰望瀑布,似乎问自己。</p>

“好美哟!”明慧坚决附和姑娘。</p>

“真的好好看呢,比我们过黄蜂岭的时候看见的那瀑布还要好。”翠儿见的多,就比较起来。</p>

“前面还有好几处瀑布呢,各种各样的。都淌到我们住的那片地方,然后再淌下山。回雁湖的水就是从山上流下去的,还有些是从地下沁上来的。那湖好奇怪,去年下了几天几夜的雨,湖水也没漫上来。我们还吓得晚上不敢睡,随时准备逃难呢。”</p>

杜鹃历数这儿的环境优美奇特之处,十分感慨。</p>

这时候,她又没有发财的激情了,只觉得住在这就可以忘却一切,无欲无求,钱财什么的,都无足轻重。</p>

还真是幸福的矛盾!</p>

她便用自嘲的口吻吟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p>

明慧仰慕地看着姑娘,十分钦佩。</p>

她从小跟着爹也学了些书字在肚里,自认为比一般小户人家女儿要强。当初刚来回雁谷时,她对于爹让她给一个山里村姑当丫鬟,又不许问缘故,很是不服;然和杜鹃相处一些日子后,发现她文武兼修、满腹诗书,人又美好,不自觉的她就真当她是小姐了,虽然杜鹃从不把她当丫鬟。</p>

黄鹂听明白了二姐的意思,哼了一声。</p>

她将来是一定要出去的!</p>

等走近了,瀑布冲击在崖下的水潭中,水花四溅,落在人脸上,十分冷冽,“好冰哦!”</p>

杜鹃蹲下身,双手捧一捧水洗脸。</p>

水滑过晶莹的肌肤,仿佛清晨的露珠从花瓣滚落。</p>

她看着水中倒影,开始想林春和黄元。</p>

他们到底怎样了呢?</p>

虽然听着是混得很不错,她却感觉很不踏实。</p>

京城那地方,是大靖政治权利中心,危机四伏!</p>

“有菌子!”</p>

翠儿惊喜的声音打断她思绪。</p>

回过头一看,大家正低头往林子找呢。</p>

她便起身走过去。</p>

“秋天还有松茸呢!”黄鹂告诉翠儿。</p>

“松茸是什么?”翠儿忙问。</p>

“也是菌子,是最补的菌子。一般山上都看不到的,高山上的松树林子才有。”黄鹂用最简单的方式解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