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济人利他(2 / 2)

“田芬那里,朝廷自有戒书申斥,责其拨付。”皇帝点了点头,对这件事做出了决断:“若仍执意不给,那朝廷必当严办,绝不姑息!”

刘政闻言一喜,如释重负,伏身谢过。

他看了看这个叫刘广的旁宗,问道:“依你之见,济北国眼下急务是什么?”

“自是安养生民,预备耕牛种子,以待来年春耕。”皇帝亲口考校才能,让刘广大为激动,他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侃侃而谈道:“只要适时耕作,劝黎庶务植农桑,流民回归本业,期年即可安定郡国。”

“好,宗室有此等贤良,当浮一大白。”皇帝双手举起酒爵,先行喝了一口。

底下众人知道这是宴饮正式开启的信号,无不欣喜的双手拿起酒爵,齐声说道:“臣等谨为陛下贺!”

诸王宗室想与皇帝拉近关系,其余如刘放这等旁支何尝不是心存此念?皇帝也有意考察这些旁支的能力,作为己用,给了他们表现的机会。一场筵席下来,众人高谈阔论,觥筹交错,端的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家宴景象。

宴散,皇帝又给诸王宗室、近支旁系赐钱谷布帛各有差,并放出话来,诸王宗室要留到年底,参与岁旦大朝,之后另有赏赐送其归国。

侍中、平尚书事杨琦与荀攸一左一右扶持着皇帝进入宣室殿后的更衣中室,皇帝站在衣架前,摆手让穆顺退下,示意让杨琦为他解衣。

照料皇帝是生活起居,这本来就是侍中基本职责,杨琦神色』平静的上前,为皇帝脱下繁琐沉重的礼服。

“彼等宗室,杨公以为如何?”皇帝挺直的站在原地,两手平展,任由杨琦为他解下冠冕,头也不回的说道:“可有什么出色』的人物?”

杨琦为皇帝换下了礼服,又从旁拿起一件宽大舒适的燕居常服来为皇帝穿上,听得皇帝发问,他手中动作不停,嘴上说道:“诸王子弟皆为贵胄,臣不能置评。”

“不是不能置评,是不值一评。”皇帝穿好了常服,转过身来看向杨琦,两手亲自整了整衣襟。他无不揶揄的说道:“为人所谋而懵懂不知,反倒称颂其能,简直可笑。”

杨琦伸手为皇帝系完腰带,然后垂首往后退了几步,与一旁沉默的荀攸并排站立,说道:“听闻东平相曹操』与兖州从事、别驾等人相善,特以书信相告,暂缓济北之难。济北王心忧其国,得此奥援,对曹操』感激备至也在情理之中。”

皇帝走到席上坐好,示意二人也都坐下说话:“那也改不了他愚钝的本性』,当初刘邈都不曾这么夸过曹操』,瞧他刚才的样子,是给人家当说客么?”

杨琦干咳一声,说道:“济北王太子这次确实有处置不对的地方,陛下既有亲亲之义,而济北国残破难居,不如在岁旦大朝之后,将其留于长安?”

“就这么办。”皇帝想了想,说:“让他留在长安也好,其家眷夫人也能时常入宫,与长公主等人叙叙话。”

刘广的儿子名叫刘寔,是西晋大臣,汉济北惠王刘寿之后,策拜司空,迁太保,转太傅。刘寔是220年出生,此时是192年年底,由于古人生育能力低,所以姑且算是刘广三十来岁有的刘寔。

,精彩!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国之献帝崛起》,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