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道圣旨-人情(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8561 字 2019-09-23

东亭应了一声,打开了那道黄色的折子,问道:“马德,皇上着我问你,你为何胆大妄为,竟敢以下令上,迫朝廷按你所请罢黜三名知府,而且,还威迫数十名地方官员,使得安徽全省惶惶不可终日。”

“奴才不敢。”好家在,这罪名够大的。马德只觉得自己的头皮被魏东亭这一问给弄得麻酥酥的,好生难受,却又不得不好生回答:“奴才接掌安徽省务,不敢不尽心竭力。然本地官员私相串联,奴才先后得庐州知府张纯修、池州知府陈以刚二人密报,那徐越三人竟势图挟众施压,逼奴才上书朝廷罢免施世纶。奴才以为,施世纶为当世难得之清廉官员,且在安徽极有民望,此三人竟不顾安徽刚刚遭灾急需此等官员整顿民心之机,图谋报复,如此不识大体,不顾朝廷威望,不罢黜不足以平民愤,不罢黜则难以整顿安徽。至于奴才威迫本省地方官员,实乃不得以而为之。据闻,安徽一半官员都曾与徐越、常弘祖三人勾联,虽后来并未发难,然其与朝廷并不同心已经可见一斑。而且,安徽官场混乱,陆珑琪初至未久,施世纶颇遭忌恨,若是日后这些官员阳奉阴违,安徽事务何时可绥?就算奴才可以缓行,安徽百姓初遭大灾,又哪里能等得下去?是故,奴才才施以强硬手段,强行压制这些官员,并且,多使手段,使这些人不敢欺上瞒下……”

“嗯!”魏东亭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马德,你又打算如何整理安徽事务?”

“置粮、修河、筑路、开源!”

“哦?置粮、修河二事易明,那造路与开源又做何解?难道安徽的路不好走么?”魏东亭追问道。

“皖北多平原,皖南多山、多丘陵,路途交通极为不便。然而,皖北向来穷困,皖南却是安徽重心所在,沿长江一带,安庆、当涂、芜湖诸地皆为大利之地。是故,奴才欲多筑大道以利交通,勾通皖南皖北。至于开源,乃‘开源节流’之‘开源’。安徽向来穷困,且水旱灾频频不断,是故,奴才想在安徽建一‘救灾应急’之制,常备钱粮诸物,如此,则需广开财源……”

“原来如此。”魏东亭把折子又掀了一面过去,“马德,你可知罪?”

“奴才不知何罪?”马德急忙说道。

“你以下令上,属僭越之罪;威迫官员,有跋扈之嫌;是故,皇上有旨,撤去你一等子爵之位,改为一等男。你可有什么话要说?”魏东亭问道。

“奴才知罪,无话可说。”就是说摆明了要整老子嘛。马德暗暗朝北京紫禁城啐了一口,恭声答道。

上折子,魏东亭微微一笑:“奉旨要问的事,已经问完了,巡抚大人请起。”

“噢!”按规矩,马德又叩了个头,站起来,和魏东亭一起坐了。魏东亭看了看他的脸色,又说道:“巡抚大人,你对皇上如此处置可觉有不适之处?若有什么话,魏某可代为奏陈。”

“不敢。”不妥?哪敢?马德不知道魏东亭为什么这么说,可这话是万万不能应的,只能说道:“魏大人的好意马德心领。……这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既然如此处置,自是有他老人家的道理,马德虽然不才,却也不敢让皇上为难。”

“巡抚大人对皇上果然一片忠心。不过,咱们皇上向来喜欢听臣下讲真话,若是大人真觉得有不适之处,给皇上上个折子,也不会有什么事的。而且,皇上派魏某来传旨时,也曾让人捎话,让魏某转告巡抚大人,若觉得在安徽有什么不适,尽可上折直陈。”魏东亭说道。

“多谢魏大人提醒,马德记下了。”马德答道。

“如此就好。”魏东亭笑了笑,稍一沉吟,又朝马德抱拳拱了拱手,说道:“巡抚大人,还有件闲事,想向你请教一下,还请不要嫌魏某聒噪。”

“魏大人您这是什么话?有话尽管说。”马德连忙说道。魏东亭的这个态度让他觉得有点儿诧异。

“魏某有位世侄……”魏东亭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就把当日曹頫在王维和的寿宴上伸手要钱狎妓的事情抖了出来,末了,他又说道:“曹頫虽非魏某亲子,然其父曹寅却与魏某份属至交。他在安徽如此胡作非为,魏某已然让人告诉了曹寅,想来曹寅必当以家法严惩此子,所借银两不日也会归还那位王会长。只是还请巡抚大人念在魏某与曹寅薄面,不要计较此子所为。”

“……魏大人,你当我马德是什么人了?”马德茫然的看着魏东亭,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提这么一件事情。曹頫讹了王维和一伙人的银子关他这个巡抚什么事,那又不是他的钱?居然还要劳动魏东亭亲自出面求情?

“巡抚大人请勿生气。其实,魏某也是为了曹家的声望着想。曹寅在江南一带声誉极隆,惜乎教子不严,若是因此而毁了名声,对其人而言,必是一件伤心事。魏某不忍,这才厚着脸皮,向巡抚大人求情,还请大人多多担待!”魏东亭又朝马德拱了拱手。

“魏大人请勿如此,马德明白该怎么做了,您请放心便是。”对于魏东亭的这个理由,马德算是接受了。或许是受《红楼梦》的影响,曹寅在他心里一直跟贾宝玉的老爹贾政有些重合,而他也一向觉得,那位贾政就是一个重面子、重礼教还要甚于亲情的人,所以,魏东亭出面为曹頫请罪,说是为了维护曹寅的名声,并且,还暗示他去告戒王维和等人不要乱说话,虽说有些牵强,马马虎虎也还算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巡抚大人如此通达,魏某在引代曹寅多谢了。”魏东亭又朝马德一拱手,心里却只是略略松了一口气。这事他本来可以不管的,而且,曹頫不过是讹了几个商人的银子,虽说有些丢脸,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却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身为康熙在布置在江南的“探子”,每隔数天就要上一封密折奏折给康熙,奏折上边要把江南的各种情形,诸如天气是晴是雨,米价是贱是贵,以至河务、海防、赋税、官吏们的政绩,官场里的角逐,派系的争斗,文人学士的诗词章赋,百姓中的趣闻轶事,还有什么地方演了什么戏,是好是坏,谁写的本子,谁扮的主角,等等,五花八门,什么内容都要写上。所以,他在江南有着极为广泛严密的情报网。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及时的获知了马德在王维和的寿宴上出现过的事情。……直接的目击与耳闻可完全是两码事。

当然,如果仅仅於此,他也不会坏了自己的处事原则而出面求情。可是,谁叫他在路上遇到了凌普呢?听凌普的语气,太子党对马德并无什么好感,相反,敌意好像还很浓。而且,好像还有意要对付马德一样。这就让他不得不为曹家考虑一下了。

曹家与太子交好,曹寅的长子曹颙身体极差,是个药罐子,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曹頫已经有九成的可能就是曹家下一代的继承人。可是,如果哪一天,太子党真的下手要对付马德了,那么,谁说马德不会先对付身为太子党钱袋子的曹家呢?曹頫这次的所作所为,只会惹祸上身。而曹家一动,几乎就是同为一体的几家子人,岂不是也要惹上麻烦?

所以,为了几家人日后的安宁,他必须出面,把这事给堵上。

求情只是次要的,他要等的,就是马德来求助!安徽的事情绝不是容易解决的,这中间更是缺不得——钱。相信,今天他说过这些事情之后,马德日后遇到缺钱的地方,一定会想到他这个大清国“最有钱”的海关总督,到时……

……

“魏大人,既然说起了曹公子,在下倒是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魏东亭在想到时候卖马德一个人情,马德又何尝不是在想卖他们几家子一个人情?所以,考虑了一下措词之后,马德开口了。

“马大人请尽管说。”魏东亭做了个“请”的姿式。

“魏大人,请恕在下唐突,那位曹公子,似有‘纨绔’之嫌啊。”马德说道。

“马大人所言甚是,魏某回去之后定然会让曹寅好生教导此子……唉,说起来也是个麻烦。其实,曹頫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孩子,而且,很有读书的天份,只可惜……”魏东亭摇了摇头,似乎不愿提及什么事。

“魏大人,那位曹公子能处理好江宁织造上的事情么?”马德又问。

“……马大人,你这是何意?江宁织造是曹寅。”魏东亭皱眉道,马德的话让他摸不着头脑。

“呵呵,魏大人,这个我们暂且不用深究。……听说您现在所住的府邸乃是皇上所赐的江南行宫,可对?”马德再问。

“那是皇上恩赐……”魏东亭朝北方拱了拱手,又看着马德,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是啊,皇恩浩荡。可是,魏大人,听说那行宫乃是您奉旨督造的,对不对?”

“不错。”

“花了多少银子?”

“马大人,魏某不明白您的意思。”魏东亭已经有些不悦了。

“魏大人请勿生气。”朝魏东亭抱拳示意了一下,马德终于把话挑明了:“在下想说的,只是您与苏州织造穆子煦、江宁织造曹寅三人经及广州将军武丹都是咱们皇上亲自调教出来的,武将军且不说,您与穆、曹二位大人都是精明过人、善于理事之人,且甚受皇上信重。所以,你们在,三家安。可是,若是哪一天你们不在了呢?你们三位的后人还能撑住现在的家业吗?……魏大人您为皇上造行宫,花了多少银子在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过,这些银子中有多少是朝廷拨下来的?又有多少是您出面借的?您还得了吗?还是您以为,这些钱不用还了?”

“……”魏东亭悚然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