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放厥词(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7220 字 2019-09-23

“那大人您这是何意?”阿灵阿不悦地反问道。

“没什么意思!就是觉得大家地态度不对!大家根本就没有把理藩院的事务看成是什么大事,也没有觉得理藩院是一个可以大展拳脚地地方!是一个可以流芳千古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大大有利于国家,大大有利于朝廷,是一个可以建大功、立大业的地方!”费老头连连说道。

“建大功、立大业?”阿灵阿的眉毛忍不住一颤!费老头这话可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身为理藩院的官员,首先就要分清楚哪些人是自己人。哪些人是外人!首先要记住的一条,就是万事利己,尽一切的可能,为国家、为朝廷取得最大地利益、最长远地利益!首先要摒弃的,就是仁义道德!因为这些东西,是六部管的,不关我们地事!”费老头又接着说道。

“就像大人在朝鲜和日本所做的那些事情?”阿灵阿突然问道。

“没错。

费老头得意地拍了拍手,“朝鲜对朝廷有敌意,那我们就让他不敢有敌意。日本有可能威胁到我国。那我们就让他们无法威胁到我们。我们的目的就是这么直接简明,至于手段,那就只是次要的了!你们要明白,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任何仁义可讲!因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一个人可以修身养性,讲求道德,可是,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几十万,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上万万那么多的人都能够都修身养性的,讲究什么仁义道德的?没有!所以,你们就只有记住一个字:利!怎么做对自己的国家、对朝廷、对百姓最有利,就怎么做!”

“可那些吕宋土人,他们不也是我大清子民了吗?”有官员迟疑地问道。

“胡说八道!那些人有户籍吗?那些人知道什么叫中华,什么叫大清吗?知道什么叫律法吗?不知道,那就不是!既然不是,又敢侵犯我大清子民,自当杀之以绝后患!杀之以镇慑!你们要知道,朝廷,就是咱们大清国地首脑,百姓,就是咱们大清国的肌肤皮肉骨骼!那些吕宋土人砍了咱们一刀,流血的是百姓,是咱们大清国的皮肉,身为首脑,为什么就只眼看着而不有所行动?难道非得等别人砍下咱们更多的皮肉再动手吗?那是蠢材才会做的事情!”费老头叫道。

“可我们去六部问过,六部的人并不愿意朝廷派兵过去,而且,派官员过去宣化抚慰也没什么人愿意去……”

“哼!那是因为六部的人还没有把吕宋当成是咱们大清国的领土!以为去了那里就是远离故土,去国离乡!此等思潮岂能长于我理藩院?不错,六部地意见是要考虑,可是,我们去问讯六部,目的应该是了解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而不是去听六部的指挥!世祖皇帝为什么要将咱们理藩院升格与六部平齐?大家应当好生想一想!”费老头又说道。

“那下官就为尚书大人起草一份让南海水师出兵的奏折,然后请皇上批示?”阿灵阿问道。

“不用了,我自会找皇上去说!”费老头摇了摇头“阿大人,老夫此次只是来逛一逛,咱们理藩院日后要管理地地方,每日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恐怕还要再扩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到时候的情势也会越来越复杂,遇到的对头也将越来越强大。如果对上几个土人都要如此费功夫,以后你又该怎么办?”

“扩大几十倍?”难道这老头说的是那四倍于大清的大陆?阿灵阿忍不住一阵憧景!赞不赞成先不说,光是能负责管理那么一大片土地,光想想就能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啊!不过,阿灵阿很快就想到,那么大的土地,如果想要征服,岂不是要几十年?那时候哪还轮得到他继续掌管理藩院?说不定他的骨头都已经朽了!

“这老头。真是会描画。当我是傻子,两句话就能蒙住了?”阿灵阿又暗暗想道。对费老头刚刚说地什么只不过是来逛一逛的话,他越想越心疑。既然理藩院在日后是那么有作为的地方。谁会眼看着大权落于他人之手?看来,这老头此次只是来踩踩盘子的,可不能让他给绕进去。阿灵阿又想到,在太子之后,除了大阿哥之外,唯一一个有可能对八阿哥胤禩争夺太子位造成威胁的人,就只有十三阿哥胤祥,而这咋,十三阿哥最坚强的后盾,就是以费老头为首的“三人团”。这个三人团除了本身的实力之外,还能影响到满洲、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山1东、河南、福建、贵州的地方官员。以及实力强劲的四大水师、陕甘大军,甚至还有户部尚书施世纶、兵部侍郎施世膘等人,以及与其有交往地蒙古各部,所以,为了以防万一,阿灵阿决定,绝不轻信这个老头地话。不过,阿灵阿却没有想到,费老头并没有蒙他!就在第二年。

一场突然而至的扩张大潮不仅让整个清廷为之措手不及,也让他所领导的理藩院险些陷入了瘫痪,而这些事情所造成地结果,就是他不得不向康熙请辞。

……

“廷玉啊,我要走了,你以后就是独立上书房,万事可要小心啊!”

就是费老头在理藩院“大放厥词”的时候,高士奇的府内,宣读完罢官赐归的圣旨之后,张廷玉也跟高士奇谈起话来。

“高相,你为何要走?”张廷玉没有问高士奇为什么要在康熙没有把事情挑明之前就去拜访那位八阿哥,因为以高士奇接圣旨时的态度来看,已经早就预料到了康熙会将他罢官,也就是说,高士奇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离开朝堂而已,拜访胤禩不过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手段。所以,他便直接问起了高士奇意图归乡的目的。

“呵呵,以廷玉之智,又岂能想不到我只不过是避祸而已!山雨欲来风满楼!我高士奇这几年虽然修身养性,可是,终究是前帐多多,无法与廷玉你这无债一身轻相提并论,若是不早早离开京城这漩涡,到时恐怕连身家都难以保全啊!”高士奇叹道。

“那又何必招惹上八阿哥?”张廷玉知道高士奇是说的太子去后,诸阿哥夺嫡地事情。自古皇室最无骨肉情,一旦争夺起储位来,这些阿哥必然会闹个你死我活。而身为上书房大臣,朝廷的权力中枢,自然也会受到别人的注视。他张廷玉自从进入官场以来便从来没有与任何人有过什么交集,又有康熙在上面罩着,自然不怕,可高士奇不一样,以前他虽然处事超然,却贪污受贿不少,而且还跟明珠有过不少瓜葛,证据确凿,如果到时被人翻出来算起旧帐,定然难以过得安稳。所以,不如干脆弃官归乡。只是,张廷玉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高士奇不去找其他的阿哥“攀附”,却非要找那个势力不小的八阿哥。康熙既然罚了高士奇,自然也会连带着打压下胤禩的气势,如此一来,难道他就不怕胤禩的报复。

“呵呵,这位八阿哥虽然表面风光,却是与大位无缘!不招惹他,我还能招惹谁?况且,就算招惹了其他的阿哥,百官恐怕也不会信啊!”高士奇笑道。

“高相如此自信?”张廷玉问道。

“呵呵……国者,公器也!太子与八阿哥皆是私心太重!相较于太子的骄横阴诡,八阿哥虽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却依然难成大器!就算得罪了他,以我曾为上书房大臣地资格,又有何惧?况且我已不在朝堂,无法威胁于他,他若报复我,难道就不怕皇上不高兴?况且,我的家乡是江苏,那里是马德的辖区,无故招惹马德?方今天下,恐怕还没几个人有这个胆量!而且,此次我为皇上找到了一个压制诸皇子夺嫡之心的借口,皇上虽然表面罢了我,却终究还是会给我一些好处的,又哪能容得别人来欺侮我这老臣?”高士奇满面春风地笑道。

“如此,就祝高相一路顺风了!”张廷玉拱手道。

“好说好说,廷玉你也要小心啊!”高士奇也郑重地还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