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鸡肋?扔掉!(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7952 字 2019-09-23

“皇阿玛,儿臣想,刚才佟相、马相还有费老大人所说的话都是一种理由,也都很有道理。可是,儿臣又在想,这铁甲船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可以说是弱点。但是,与普通的船只相比,它也具有太多的优势,如果能有一批组成水师,必然可以永保我大清海域昌平。所以,如果因为一些不足之处而将这种铁甲船的那些优势都放弃掉,未免有些太过可惜。费老大人为了我大清永世强盛而研究出这种战船,也耗费了许多的心血。朝廷也应体恤其辛劳之处。……所以,儿臣以为,是不是可以先将此铁甲船交由费老大人继续研制,待其将这种战船地不足之处弥补过后,再大行制造?”胤祥躬身说道。

“先将不足之处补充一下,再大行制造……”康熙点了点头,胤祥虽然一向颇得他的宠爱,各项能力也都挺突出,可惜却总是有些冲动,而且对他人的防范之心也不太足。未免有些缺撼。想不到。到古北口领了一阵子的兵,却能面面俱到了一些。当然,胤祥的这个办法并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举动。关键是能在几个重臣因此而争吵的时候保持平和的心态,行事说话显得不偏不倚,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虽然胤祥地话听起来确实很像是在对费老头表示支持。

“大行制造……皇阿玛,儿臣也知费师傅为了这铁甲船耗费了许多心血,可是,儿臣却并不赞同大造此物。即便是费师傅已将此物的不足之处补完也是一样。”胤禩突然插嘴说道。

“哦?为什么?”康熙反问道。

“皇阿玛,儿臣只是以为,造不造这铁甲船的关键是:我大清需不需要此物!”胤禩抱拳答道。

“廉郡王所言有理,皇上,我大清占有淡马锡。直亲王鏊兵北美,两方一拦,偌大世界,还有谁人能再侵入我大清海域?又有谁敢捋我大清虎须?故而,铁甲船虽利,却非必须之物。为此而消耗金银,实在是不值呀!”佟国维听到胤禩的话,急忙又接口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安思危。有备方能无患!”费老头闭着眼睛,言语铿锵。

“费师傅所言大善!可是,胤禩想问一下您,我朝兵甲不利?我朝军械不精?无论是鏊兵西北大漠,亦或是征伐南洋印度,我朝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披靡!既然有如此精兵强将可倚为干城,又怎么能说是‘无备,?”胤禩朝着费老头拱了拱手,微笑着问道。

“胤禩说的有理。这铁甲船虽然不错,但却非我大清所必须之物。费爱卿,你如此年纪却一直为此耗心费神,朕也颇为不忍,就不要再弄了吧。”康熙说道。

“皇上……”费老头急急的朝康熙一抱拳,刚想发言,却又被对方摆手制止了。

“朕知你不忍心血报废,可是,费爱卿,你也不能让朝廷为难啊。

五大水师虽然没有花掉朝廷一分钱,可是,那花的却是满洲的钱。如今朕在满洲设奉天行省,日后恐怕还要再设几省,这么一来,满洲也不能不朝朝廷交税了!这铁甲船一艘恐怕也要不少钱,你也不忍心朝廷花大笔金银却弄出一批用不上的东西吧?如今虽然天下太平,可是,各地驻军要钱,朝廷运转要钱,各地灾害也要钱……朝廷也难啊!你身为朝廷重臣,是不是也该为此分一下忧呢?”康熙问道。

“皇上所说的这些事情,奴才也知道。既然如此,奴才也不敢强求皇上您大造铁甲船,可是,奴才希望皇上能允奴才按刚才怡贝勒所言,继续研究铁甲船,以期将其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以为日后‘备用,。”费老头抱拳说道。

“费大人,不知您这研究之用,每年需要多少银子?”佟国维又问道。

“几十万两吧!”费老头答道。

“几十万两?费大人,您还真是金山银海地往外花呀!一年几十万两,你知不知道这几十万两如果放到朝廷上,能做成多少事情?你又知不知道,一个穷省,一年能上交朝廷地钱有多少?”佟国维冷笑了一声,又朝费老头问道。

“那是您佟大人该关心的事情!”费老头不阴不阳地说道。

“好了!”康熙揉揉额头,佟国维和费老头的年纪都比他大,可他却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老地。

“当初准葛尔西北为乱,先有葛尔丹,后有策妄阿拉布坦,又与俄罗斯相勾联。为防俄罗斯人火器厉害,朕才允许费爱卿你设奉天炮厂,专研火器。如今,天下太平,大清国势已经远超汉唐,可总有一些鼠辈不满我爱新觉罗氏为华夏正统,而且此辈向来善于蛊惑人心。若是让此辈中人得到了大批火器,实为不利!诸位爱卿,当年台湾天地会谋乱便是一例啊!虽然那些由大批火器装备的军队现在都在我满人手中掌控,可这些军队还要镇守西北南疆,青藏印度,若是中原有乱,恐怕还是鞭长莫及,而且,越是强的军队,越不能放到中原来,要不然难免会受到腐蚀蛊惑,战力也必然会下降许多……以少驭多,以弱驭强,我满人终究只是胜在武勇,如今满洲繁荣,人心归附,满人轮番‘拉练,规矩也已确立,有此根本,又有胤褆在北美开疆拓土,我八旗雄风必然不坠。

费爱卿,于中当年率满洲水师平定台湾,你想必也对其中的一战很清楚吧?那逆首之一的海贼蔡寅居然差不多烧了整个福建水师,而且还掳走了不少战船。朕问你,若是当初福建水师有这铁甲船,朝廷还能制得住那帮逆贼吗?于中又能在这蔡寅袭击天津之前将其擒下吗?”

“皇上……”想不到康熙居然还是想到了“满人只是胜在武勇”这一条上,费老头的心里开始微微有些泛凉。历史的惯性竟真的有这么强吗?看来,如果不是如今清廷的触角已经跟西方各国接上了头,恐怕康熙还会裁掉不少持火器的军队也不一定!

“朕今天说这些话,是看在你们都是朕信重地人,不会把这些说出去,你们也不要让朕失望!……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费爱卿,你年纪大了,奉天气候寒冷,不适合你居住,这回就留在京城吧。至于奉天的那些个事情,你也不要管了。……呵呵,不要不高兴嘛。你为朝廷立了这么费心费力,朕不会亏待你的,就晋你为一等候如何?”康熙一副关心的样子对费老头说了几句,又叫了一声,“胤禩!”

“儿臣在!”听这语气,皇阿玛难道是想将费迪南投散闲置?胤禩正在为自己选对了支持的对象而庆幸,听到康熙叫自己,急忙抱拳应道。

“奉天炮厂这些年为朝廷立了不少大功,费爱卿在那里也是倾尽了心血,朕就将其交给你管理。你可愿意?”康熙问道。

“儿臣必不负皇阿玛所望!”奉天炮厂?胤禩暗暗出了一口气。

那可真是费老头倾尽了心血的地方啊。大清军队所需的火器,至少有一半儿都是从那里生产出来的。不过,同样的,奉天炮厂地重要性也使得康熙对其极为重视,盛京将军张玉祥可不是摆在那里好看的。如今康熙让他去主持这么一个大清最大的火器供应厂,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实在是耐人寻味。毕竟,奉天炮厂虽然重要,可他却又被赶出了京城啊。

“都散了吧!明日回京!”康熙又一挥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