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种地瓜(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4751 字 2019-09-23

“唉呀这可就可惜了关东那种地方可比凤阳还难过几位兄台怎么就不想着到谋个地方官呢?”李鳞问道。

“满洲有什么不好?那里的官员比起各地的同级在品秩上都至少要大上一等。而且物产富饶奉天都种出大米了李鳞兄你不会不知道吧?”海六不满道。想想自己也要跟着去满洲而且还是去传说中的宁古塔海六实在是不情愿听信那里是苦寒的不毛之地。

“知道知道种大米嘛!有啥了不起的?要是我就种地瓜!”

“种地瓜?”

“是啊!这地瓜可了不得啊!一亩就产好几千斤这要是拿到老百姓手里得吃多少日子?实在吃不了还能喂猪而且不只地瓜地瓜秧也能喂猪所以啊‘地瓜全身都是宝还能天天吃得饱……要种就种地瓜地瓜好!’”李鳞一本正经地说道。

“噗!”听着李鳞像是在念广告词莫睛和罗欣忍不住笑出了声。

“有什么好笑的?地瓜可好吃了烤着吃又甜又糯比大米强多了……”狗儿在旁边为自家主人壮声势道。

“对对对地瓜好吃种地瓜好哈哈哈……”于中等人无不大笑就算是惹得酒楼内人人侧目也顾不得了。种地瓜?在他们面前说这种话题他们又岂能不笑?

“恩师!我堂弟说得很好笑吗?”李蟠突然问道。

“没没什么好笑的……哈哈哈这这种地瓜确实很有见地……噗哈哈……”马德好不容易有些控制住了自己的笑意却很快再次崩溃重新加入到大笑的行列。

“恩师学生觉得我堂弟所言不错。其实学生自己也曾经研究过我大清若想保持如今的盛世太平就应当多多种植玉米、土豆、蕃薯因为这些粮食不仅亩产极高过大米小麦十几甚至数十倍而且对田地土力的要求也是极低。就算是一亩薄田也能种出数千斤蕃薯晒成便于保存的地瓜干也仍有不少再加些野菜糠食足可供一家十口全年之粮。这样不仅可以增产粮食也能让很多原先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变成田地可大大增加我大清的耕地数量……而自从我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以来大清人口渐增……”

李蟠接着往下诉说着自己研究出来的结论费老头、于中、莫睛、马德、罗欣却已经不笑了或者说他们不敢笑了。场面静寂下来一伙人都盯着李蟠不住的看。

……

“这这些都是你自己得出来的结论?”一直等到李蟠说完费老头才抓着这个大个子的肩头颤声问道。

“费大人这都只是学生的粗浅之论但……但学生自信这些还是有些道理的。”李蟠顿了一下小声说道。

“李蟠你认我当老师我不敢受!你……”马德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还是那个拖考拖了八个小时还不知道自己在阅卷之前就已经落榜了的笨蛋吗?

“我说李大个子你就算这回名落孙山没考上我也要荐你为官!”于中拍拍李蟠的肩膀说道。

“这就不用了!我自己的堂哥我自己自会为他想办法到时候给他捐个官比荐个小官强得多了……”李鳞以为于中只是客气话并没有当回事儿而且于中在他眼里就只是一个礼部小官这种六品小吏能给李蟠荐个什么官职?

“哼你懂什么?你堂哥虽然表面木讷内里却有大智慧你捐的官不适合他……”莫睛横了李鳞一眼不客气地说道。很显然李蟠死心眼的性子只适合那种艰苦的理论研究而不是去做什么地方官。

“我捐的官不适合我堂哥你们就能给他荐个好官了?”李鳞不服气道。

“其实帮你堂哥荐个官职并不是最好的法子最好的法子反倒是把他刚才说的话转述给某些人听到时候再说上一两句好话李蟠恐怕就是想不当官都不行了……”罗欣说道。

“那又如何?那‘某些人’就能给我堂哥一个好官职了?诸位你们的好心我们哥俩心领了不过这事儿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们自己的事情还是让我们自己来办好了……”李鳞还是不打算麻烦几个“小官”。

“李大人!”海六憋在心里已经好久了现在看到几个主子没有反对的意思他再也忍不住了“费老爷子是奉天府尹三等伯;于大爷是黑龙江海关提督一等子爵;我主子也是宁古塔都统吉林参领一等子爵;他们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且都有封爵在身可与当朝一品平起平坐又都是当今天子的近臣他们给蟠爷荐的官职怎么会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