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算计(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5999 字 2019-09-23

于是改革开始了。

按照常例马大人在做事之前总会先选择一个试点。而陈鹏年所主管地江宁府就成了这场讼师制度改革的个试点地区。还好经过半年多的试行这场改革在江宁还算成功。……不过陈鹏年自己却十分清楚成功的缘由。这绝不是什么总督大人的制订的那些规章好。他陈鹏年可是有名的清官呢而且熟读大清律那些讼师就是想乱来也不成啊当然只有按规矩办事了只要他陈某人自己小心不要做错一切依法不要太过于主观认定案情就成了。可是这种方法在其他地方就不见得行得通了。

果不其然。在其后的一年里江苏各府的绝大部分都依旧维持原样。讼师的改革没有改变哪怕一点儿官场风气也没有改变一点儿人们的意识。虽然总督大人一开始并不承认可到了最后想不承认都不成了。

当然这件事情还是有些效果的。通过反向的推断这场改革的结果有利于巡抚宋荤对各府县官员评定政绩的优劣有利于按察使张伯行找借口整治吏治有利于御史抽冷子逮人参上几本更加有利于许多看总督大人不顺眼的官员在茶余饭后大笑上一场。

而通过这场失败马德也终于认识到。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先要改变的不是什么讼师……讼师们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有什么好改地?改了又能有什么用?现而今官场的**程度已经十分严重十官九贪恐怕都是描述的轻的。在这种情况下讼师们如果想要打赢官司自然就只有拼命的去贿赂官员。那什么状王宋世杰不也多亏了上面有个恭亲王奕忻罩着?要不然的话他能当个屁的状王。因此。那些成功的、有名地讼师大多只能走些歪七八糟的肮脏路子。老百姓不敢骂贪官谁叫人家是父母官来着?所以自然就只有去骂那些讼师了。而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官员们对四书五经八股文章那是张口就来可你要让他们去用大清律判案这不是难为人么?他们懂得几条?可父母官儿在地方上的权力又是十分巨大……一些不懂法的人掌握着司法判决的权力面对这些人你让那些懂法的讼师们能做些什么?拿着律条跟父母官儿们讲解?那岂不是摆明了说那些寒窗苦读了多少年的父母官儿们不懂法?看不起人。这不是找揍吗?(这一段多亏了读者“分析王”的书评。

十分感谢)

所以要改的……是官员本身!

可如果想要改这个那就有地是大麻烦了!难道还能让这些人不读四书读律法不成?这话如果真地说出口。他马大总督到时能有一副骨头架子留下了那都算是祖宗八辈儿一起积了大德了。

可是不改的话难道就这么承认失败吗?马德一直在为这个烦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现在看许多官员都不顺眼看到这些人就觉得都像是存心跟他做对一样……陈鹏年也被他罚回去读了两回那个什么《大清律》。虽然现在的法律都很粗疏可一套《大清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看完地尤其是这玩意儿跟四书五经还不一样陈鹏年这还算好的因为以前在《大清律》上用过功。还能撑住。要知道现在许多官员连总督府都不敢进如果非得进的话一般也是先打听好消息而他们这样做的结果自然就是肥了总督府的下人们。

“大人现在那个理查德什么的已经被下官安排到了驿馆您看什么时候跟他见面?”陈鹏年稍稍抬头看了一眼向马德问道。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时候他就是江宁知府。因为拒绝向百姓收取迎驾捐而跟当时的江南总督葛礼打过嘴仗以四品官阶跟国舅硬杠自然没什么好结果上面也没人愿意为他得罪正当红的葛礼结果他被偏听偏信的康熙降成了县令。后来好不容易又升了上来又遇上康熙南巡。结果他还是没有向百姓伸手。本以为这回可能又要得罪上司可出乎意料地是这回反而受到了马德的重视三年来的政绩更都是“卓异”升官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当然啦他陈鹏年求的不是什么升官财可官如要当大一点儿就能护持更多的百姓了不是?

“见面?哼!这英国佬可没几个好东西别看他们表面上衣冠楚楚上面可全都是血!强盗本性啊……”马德冷笑道。

“那大人的意思是让我把他轰走?”陈鹏年又问道。

“轰走?不不不……英国好啊!牛顿现在好像还活着还有许多其他了不起的人物今天人家给面子来拜见我我怎么能失礼呢?陈大人你说是吧?再怎么说咱也是‘礼仪之邦’啊。丢什么都不能丢了这份从容!”马德又说道。

“那大人您到底是见还是不见?”陈鹏年吹吹胡子再次问道。

“见先晾他个十天半个月的再见!”马德答道。

“大人您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有些失礼?”陈鹏年突然笑问了一句。

“切!失礼就失礼!见人说人说话见鬼说鬼话见强盗难道还能用白话?见这些人咱们得用……黑话!”马德哼了一声说道。

“黑话?”总督大人似乎有些不太正常!陈鹏年看着马德脑子里出现了四个字“……风紧!扯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