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事不好(2 / 2)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7167 字 2019-09-23

接到果亲王来访的消息之后没过多会儿费府里面就迎出来一个人正是费老头的贴身护卫阿古达木。不过阿古达木地表现却是让那个跟他一起出来的门子吃惊非常……来的可是一位亲王费老头不亲自出来迎接也就罢了怎么连这个管家阿古达木也只是对那位王爷微微躬身抱拳就算完事儿了?这要是惹怒了人家可怎么办啊?

“呵呵阿古达木好些年不见了。你这是像以前那么健壮啊!”阿苏礼却是没有像门子担心的那样火相反。身为亲王他却表现的像是阿古达木多年地老朋友一样亲热。

“王爷见笑了!请!”阿古达木地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侧身给阿苏礼让出了道路。

“你啊……”拿手点了点阿古达木阿苏礼笑了笑迈步便朝府内走去。不过除了他的儿子之外他地那几个想跟着一起进府的手下却被阿古达木拾拦住了。

“八嘎!”那个武田看到阿古达木高大的身躯挡在自己的面静前。怒喝一声接着就握住了刀柄。

“倭奴?”阿古达木眯了一眼眼晴淡淡地说道。倭奴也就是倭人奴才。在于中攻打日本之后清朝与日本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起来。而最先与日本有了深层次交往地就是满洲。先是费老头和奉天三王合办的盐场挤挎了日本本就不达的制盐业接着在理藩院的帮助下满洲的商人也成功的在几年的时间内将日本的大阪给挤到了一边成功的控制住了日本的商业抓住了日本地经济命脉。而在这些事情进行的同时。日本也出现了大批的移民。这些移民有的是去了北海道在经过“教化”之后又被拉到了北美也有的则是被送到了满洲也有少部分被拉到了中原。而这些日本移民之中有的加入了清廷建立的皇协军也有的因为走投无路只得卖身为奴。成为了满洲贵胄们地“包衣奴才”而由于他们都是倭人所以也被称为“倭奴”。

“让路!”武田紧紧按着刀柄阴沉的对阿古达木低吼道。

“……”阿古达木的嘴角不自觉得带出了一丝冷笑这个倭奴以前肯定是日本的所谓“武士”好勇斗狠动辄拔刀砍人的那种。他和费老头还在满洲的时候。就听说不少满洲贵胄喜欢招纳这种武士。一来这些人都比较忠诚而且较为凶悍养好了就是难得的忠奴;二来么则是那些贵胄喜欢用这些人进行比斗。以此来赌输赢为此不少的武士都命丧比武场可即便如此每年从日本到满洲地武士依然是只多不少……因为日本的贵族们已经越来越养不起武士了。可这些只知道砍人的家伙又不懂得生产所以只好来中国找寻机会。

“武田这里没你的事在门外等着!”阿苏礼自然也看到了那个武田对阿古达木的威胁这让他感到有些尴尬。这个武田是他当初招纳地包衣奴已经在果亲王府呆了将近十年。平时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没有丝毫怨言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所以才会被提为他的护卫。可是这一回这家伙居然想对阿古达木动手……人家二十年前就已经是草原跤王了虽说如今已经过了颠峰期可是依然还是处在壮年之时啊。只是这个武田平时比谁都懂规矩怎么这回居然敢这么失礼?阿苏礼侧头看了一眼正好现他儿子嘴角的那一丝冷笑。

“小子你要是再敢惹事就给我滚回奉天去!”明白是儿子在让武田进行挑衅阿苏礼心中大怒可当前的局面却只能让他恨铁不成钢的小声开骂。

“……哼!”那位贝勒爷不服气地看了自家老子一眼掉头向门内走去。

“王爷听说您就这么一个儿子?……”武田等人被轰到门外站着去了阿古达木也有了空当看着那位不顾自己父亲还在后面就独自向府里闯的贝勒爷的背影这位蒙古汉子忍不住向阿苏礼问了起来。

“是啊就这么一个儿子……”阿苏礼苦笑了一下“自小宠坏了!学了点儿东西就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了。实在是丢人啊!”

“……”知道阿古达木一向是直来直去的脾气所以听到对方的这直接的话语阿苏礼只能摇头苦笑。这年头独生子谁不当宝供着?再说了老果亲王还在世呢当爷爷的哪有不疼孙子的?有这么一个保护伞顶在头上他这个现任的果亲王也整治不了那小子啊!

***********

“佟相。这事儿我们该怎么向皇上禀报啊?”正当阿苏礼这奉天三王之一地果亲王去拜望费老头的时候同在北京城。上书房内地三位大人却在为某件事情而烦恼不休。尤其是马齐虽然已经锻炼了多年的宰相城府可是此时此刻这位老哥的头上依然是一层层的细汗。

“怎么禀报?春耕时节已至。可直隶一带偏偏出现大批的难民……正当此我大清臻至前所未有地强盛之世皇上也打算封禅泰山之时偏偏有这么一件抹灰的事情我知道怎么办?哼恐怕这事儿一禀奏上去你我三人的顶戴就别想保住了!”仿佛看到了康熙暴怒的情景佟国维一脸愤愤地说道。

“现在朝中大多数的官员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一条解决的办法来。以期能迅解决此事。”张廷玉沉声说道。

“解决?我和衡臣这事儿要是能轻易解决的话我们还用得着这么着急吗?”佟国维的脸上已经急得泛起了潮红之色“我当初就不同意招那些满洲贵胄入关说什么可以凭着满洲的财力再加上咱们朝廷地力量跟关内财阀斗上一斗现在好了吧?哼厂子倒是建了不少可是。生产出来的货物根本就卖不出去还欺压工人克扣工钱……哼如今人家活不下去都快堵到北京城门口来要工钱了。这要是传扬出去朝廷的脸面朝哪儿搁?”

“唉当初只想着这些满洲的贵胄还懂点儿事情能好生做做事。为朝廷分一分忧可是谁能想得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跟京中的那些人联合到了一起?现在牵一而动全身。恐怕就是皇上也不好下手啊!”马齐忍不住摇头叹道。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还是比较清楚的。当初康熙允许满洲贵胄入关行商为地就是对付那势力日益不可小觑的关内财阀。这也算得上是未雨绸缪毕竟手里掌握着数百万人的生计拥有着能够把大清国搅得天翻地覆的财力的商人团伙确实让人感到不安。可是他们却忘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那些京城的贵胄们。本来受到康熙的暗中嘱咐那些满洲地贵胄们为了自己日后能够不再偏居一隅远离大清的权力中枢也算是努了一把力。在果亲王阿苏礼的主持下一上来就大把的撒钱在直隶、山西一带大肆建厂并且还用高薪跟那些关内财阀的厂子去争夺工人……加上朝廷明里暗里地协助一时之间那些满洲贵胄倒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貌似将那些关内财阀的织造厂、印染厂以各许多项生意都挤得步步后退十分骁勇的样子。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那些京城的贵人们把手也伸到了这些生意里面。……由于长久在京城之中京城的那帮家伙比起满洲的那些贵胄们拥有更多的权力显得也更加尊贵关系也更多所以这帮家伙能帮助满洲贵胄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可是这些家伙还有一点儿也远远出其他人那就是——贪心!凭着身份和强大的影响力这帮京城的家伙把手伸到那些满洲贵胄好不容易才弄出来的生意里面立即就坏了事儿!这帮人钱要多拿事要多管这还不算正经的生意之余这帮人居然还把手伸向了那些老百姓声称只要那些百姓把地卖给他们他们就可以把这些人送入那些工厂里面做工挣大钱!由于在那些工厂里面确实能挣到不少钱再加上那些京地的家伙们的威逼许多的百姓不得不将糊口的田地卖了出去……可是好事不是说有就有的。由于一下子建厂太多招收的工人更多可偏偏货物老是卖不出去产品积压成堆最终满洲来的资金周转不过来了不仅生意陷入了停顿而且还倒欠了那些开银行的好大一笔钱。现在几万被欠薪的工人十几万被逼得没了土地的老百姓都快堵到北京城门口了……这么大的事儿可是怎么办才好。

“难道就真的没人能解决此事了吗?”张廷玉皱眉道。他觉得自己很冤明明这回是满人惹出来的祸事他这么一个汉人怎么会这么倒霉的被牵扯进来呢?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那些难民给堵在北京之外只要不上京这事儿就可有可以转圜之处……”佟国维捂着额头说道。

“这话说着容易……”那些来讨薪的倒还好办大不了我们先筹些钱对付过去可是那些来要地我们又该怎么对付?那些地就算是皇上恐怕也要不回来了呀!”马齐愤愤地说道。

“能等对付过一批是一批吧只是钱怎么筹?这钱又不是朝廷欠的又不是什么旱涝之灾户部是肯定不会拨款的这笔帐他们担不起责任………可要想从内务府筹钱就先得将此事告知皇上!”佟国维的表情十分黯然这一次的事情直接牵扯到朝廷的脸面满洲勋贵以及京城的那些达官贵人虽说早晚要向康熙禀报可是明知道康熙肯定会对此大雷霆他们如果不想点儿好办法岂非要白白的去承受康熙的怒火?皇帝怪罪谁是不需要理由的再者虽说这里面也有康熙的部分责任可是身为辅臣他们没能早早的现这一迹象直等到事情爆出来才向康熙禀报明摆着就是办事不利嘛!说不定到最后他们之中的一个真的就会成为康熙的替罪羔羊。

……

“三位相爷大事不好了……”

就在三个上书房大臣为“工人讨薪”和“农民讨地”事件绞尽脑汁的时候顺天府尹余正健却又在侍卫的带领下冲了进来。

“余大人怎么回事儿?到底什么大事不好了?”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反正已经有件大麻烦在等着自己这些人也不怕再来几件。所以在见到这位余某人一脸的悲戚相后佟国维等人并没有感到有多紧张。

“三位相爷你们出去看看看看吧……起火了!东城百姓放火烧了整整三条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