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先取河东,借魏地之力! 第一更 新(2 / 2)

……

这一下子大殿之上显得更安静了,这是一种蕴含着意外与惊讶的默然。谁都知道,尉缭乃兵法大家,是对始皇帝设计了统一方略的大兵家。

然而,如今的尉缭之论却没有从军事上纵论灭魏,而是提出了一个群臣们从来没有想过,至少没有自觉想过的大论题。

攻取河东郡对大秦帝国具有独特的意义,而这种独特意义,要靠军争大略去实现。

对于文官大多,陈平等人忙碌异常,思虑战事多从战场本身出发的朝野文武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视角。

随着太尉尉缭话音落下,举殿文武若有所思之时,帝案之上的胡亥已经在轻轻点头了。

因为尉缭所言句句属实,河东郡中,不论是安邑,还是大梁,都是魏地的核心所在,不仅是政治经济,哪怕是军事文化上也是如此。

大梁是魏地的第一大城,与大河北岸的安邑遥遥相望。作为魏国曾经的都城,大梁的城池规模与街市气势却比安邑大得多。

而且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更是成了中原地带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特别是自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全力在黄河南岸发展农耕,大梁大大地天时地利与人和,一时间迅速富庶了起来。

随着农耕兴旺,工匠商贾也纷至沓来,大梁在一百多年间蓬蓬勃勃地变成了水陆大都会,重筑大城池,工商云集,店铺林立。

大梁文风昌盛,私学大起,隐隐然便成了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而安邑地处黄河汾水交汇处,农耕发达,城池坚固。

再加上当初魏国以安邑,大梁先后为都,自然对于河东郡的影响极为庞大与深远。

“太尉之言,正中核心!”一片静默之中,上将军王贲站起来高声,道:“魏国之魂,始终在于河东郡之中。只有攻破河东郡,我大秦帝国才能得魏之民为兵源,得魏之粮为辎重。”

“魏国之民众、财富、军力,俱只在河东郡之中。所谓上党郡,所谓太原郡,尽皆赵地;赵魏虽为三晋之一,但早已形同陌路,全无聚集大军之力。”

“如今,只要我军但下河东郡。届时号令所指,莫不为治,我军足以在短时间内横扫太原郡与上党郡。”

“号令所指,莫不为治!”胡亥大笑一声:“上将军说的好”

……

秦军东出以何人为将?

大秦帝国是否能够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老秦人是否依旧悍不畏死,愿意为嬴氏赴死,为大秦杀敌?

秦军东出函谷关,先取河东郡还是先攻三川郡?

……

胡亥目光幽深,他清楚竹简上的疑问,已经将最重要的一一回答了。

如今大秦帝国东出,只需要决定率军之将与老秦人是否依旧悍不畏死,愿意为嬴氏赴死,为大秦杀敌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