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不约而同到达的书信(2 / 2)

说到这里,章秋沉声,道:“事关重大,诸位但尽其所言,毋得顾忌。”

章秋的心里很清楚,韩王成发生了意外,司徒张良被胡亥囚禁,以至于韩国失去了舵手。

为了避免这艘船倾覆,章秋不得不站出来,以上将军的身份凝聚人心军心民心。只有三心同现,必然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话音落点,满朝的大臣们惊讶得相互观望起来,显然是这两道消息带来的信息太过于恐怖,让群臣一时间难以接受。

一直沉默了许久,韩国文武百官眼神之中的迷茫之色,终于消散了几分,却又都轻轻地相互摇头,谁都没有接口。

目光如刀,深深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章秋并不怪其他人。

毕竟,这两件事都太恐怖太让人心惊肉跳了,他们一时间就算是接受了,巨大的冲击之下,也不可能想到妥善的处理方法。

他们不是楚军师范增,亦或者大秦帝国太尉尉缭,亦不是司徒张良。这两者之间,必然是有极大的谋划。只不过他们看得出来一时间坐不了决定。

毕竟西楚信使前脚刚到,随后胡亥提军攻破丰山会盟总帐,杀韩王成,俘虏司徒张良。

再加上李必攻破了洛阳,等同于秦军封锁了韩国,如此环环相扣之连续谋划,一般人骤然之间如何想得明白!

一时之间,大臣们良久默然。

“老夫以为:韩国当下最紧要的是派出人手打听清楚王上与司徒,目下是一发而动全局之大局!”

素富急智的上卿王浩先开了口,身为先王旧时权臣,韩王成并不信任。如今的王浩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徒有虚名,只是借助无上威望来坐镇国都。

事实上,如今的王浩只在邦交事务上保留得些许权力。

只不过如今韩王成,司徒张良皆不再。如今的吉祥物却是步步高升,成为了目下韩国唯一一个可以有效控制局面的人。

虽然事实因为如此,王浩却也是有了靠山。一想到这里,却是一如既往地直言不讳。

“老夫以为,韩国虽是死地,四周有大秦,西楚,以及其他国家虎视眈眈。唯其如此,韩国更应该打听清楚,此为大势使然也。”

“一旦王上出事,韩国必为大局图谋,重新立韩王血脉为王。唯有如此,才能凝聚军心民心。”

“为韩国计,老臣以为其图谋在于:重立新王,进而引大秦帝国而成抵抗西楚霸王项羽的联盟。”

说到这里,上卿王浩喝了一口茶,滋润了一下咽喉,道:“如此可借大秦帝国之力,平息项羽的雷霆之怒。”

“上卿之言大是!”作为韩国上卿,王浩自然不会孑然一身。

每一个人身边,总是一大群人围着。在这个时候,权势地位美人甚至于江山都可以随意取得。

此刻上卿王浩一说出来,立即就有人开口附和了起来,毕竟随风倒一直是中原民族的特性。

虞乐立即表达了赞同,他声音之坚定,语气的真挚,让人有一种毫无举荐的可能诡异感觉。

面对王浩两个人的要求,沉吟了片刻就被章秋立即拒绝了。

毕竟这个时候的韩国上卿虽然可以镇住场子,但是却并不是太大的事情,因为这是个乱世,乱世之中实力为尊。

在韩国之中,手握大军的他,就是最大的负责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