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赵国宫廷,嫉贤妒能。赵王歇志大才疏,偏又刚愎自用。大战一起,必相互掣肘,力不能聚。”
“相比之下,我辽东国却是举国同心,君臣无猜,将士用命。一旦战争爆发,必然会形成碾压之势。”
“其三,赵国大军虽可凑集十余万之多,但多为地方守军,且老少卒居多,战力远不是我军精锐可比。”
“李左车虽然家学渊源,但目下以赵王的多疑,大战若起,未必一定会给于李左车全部的军权,从而给我可乘之机。”
“相比之下,我新军精锐战力极强,上下合力,如臂使指,只要伐赵必可大胜。”
韩信说的慷慨激昂,甚至于说的有些口干舌燥,端起长案之上的茶水,一饮而尽,滋润喉咙。
看着喝茶水的韩信,点点头:“这三道对比不错,但是我辽东与赵国刚刚会盟,签订盟约,突然攻打赵国,无疑是自毁承诺,为天下所抛弃!”
韩信清楚刘季心中的忧虑,但是在他看来,这一切都不是大问题。只要天下一统,任何人的说道都将会改变。
成王败寇,这是天下法则!
一念至此,韩信继续请命,道:“王上,更重要的还是时机。目下,赵国朝野以为与我辽东互为盟友,以为我绝不可能此时发兵攻打赵国。”
“故而,一旦我大军东出,赵国必仓促应对,我军准备良久,再加上突袭作战,胜算极大。”
“而且由于秦国推行变法,这意味着我军攻打赵国,秦国绝对不会出手,这样一来,除了西楚,我国不必担忧他国!”
韩信说的明白,如今的辽东早已经成为了中原第三强大,放眼整个中原,除了秦国与西楚之外,其他诸侯可以无视之。
“大将军,辽东,齐,代,赵四国会盟,一旦我军伐赵,必然会引起齐国与代国的担忧。”
“三国联合,就算是我辽东应对起来也颇为吃力。如今西楚霸王项羽灭我之心不死,秦帝胡亥虽推行变法,但是九原之上镇压着十万精锐。”
“一旦战争爆发,秦国不介入的可能性为零。更何况还有一个西魏,以及三川郡的通武候王贲。”
辽东王刘季沉吟了片刻,一字一顿,道:“如今之势,一旦我大军伐赵,必然会激起多方变化!”
“伐赵势在必行,但是绝对不能仓促而为之!”
“不仅要派遣使者与齐,秦,楚,代,魏诸国结盟,如此一来,方可没有了后顾之忧!”
说到这里,辽东王刘季盯着韩信,一字一顿,道:“大将军,伐赵必须要名正言顺,至少要师出有名!”
“要让天下人知道,我辽东大军乃正义之师,有大义之名!”
刘季的野心很大,他自然不想一下子将名声弄臭,引的天下诸国齐齐攻打辽东。除非是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否则他绝对不会轻易丢弃仁义之名。
在他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切身感觉到了大义之名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