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东洲计划(2 / 2)

包括今日孟瑛陪他一起“偶遇”朱瞻基,都是花了银子的。

他们从山东出发,本来昨日就应抵达应天府,但是听说陛下今日出征,特意在城外等到陛下走了,才进城来寻朱瞻基。

谁知道朱瞻基去了温泉别院,他们才在朝阳门这里“偶遇”。

易信一抱拳,说道:“保定候,殿下有命,不敢怠慢,我现在就立刻去寻了候显,问清楚安排,再做计较。你我二人一同进京,本应聚上一聚,只能看明日了。”

孟瑛笑道:“好说,好说,若明日有暇,我在府中摆宴,为易兄洗尘。”

易信楞了一下就明白过来,这孟瑛虽然挂了一个第一舰队副都督职衔,却从来没有出海过。他现在既然要前往南洲,怕不是要跟自己学一番海军的行军布阵。

不过他毕竟位高权重,名声显赫,所以易信也没有拒绝,抱拳道:“待明日见过殿下,定当过府一叙。”

两人沿着夹道来到了承天门外,就此分开。孟瑛回府,而候显就住在皇宫外的长安坊,易信立即登门递上了拜帖。

候显与大明朝同龄,今年已五十三岁。

他原是藏人,沐英、蓝玉征讨洮州时作为俘虏被阉割成为宦官,后被赐给燕王府。

永乐元年四月,侯显受朱棣委派,以司礼监少监的身份率领临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马,深入卫藏。永乐四年,他将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领顺利地请到南京,接受了新王朝的官职、封号。

初次出使,圆满成功,使成祖朱棣大悦,将他从少监擢升为太监。

后来,他又随着郑和两次下西洋。但是永乐十年,侯显单独前往尼八剌、地涌塔两国,册封两国国王为大明属臣。

永乐十三年,他再次出使西域(印度)各国,这一次不仅拉拢了更多的印度土王投靠大明,还挫败了德里苏丹国针对大明的一场阴谋。

在德里苏丹国的支持下,古佛国侵略榜葛剌,恰逢候显出使。因为前后三次来印度,他藏人的身份也在印度备受尊重,因此调解了两国的战争,让两个小国罢兵言和。

这些年,候显不是在出使的路上,就在京城潜心著作,将西域各国的情况详细记载下来。

他虽然住在长安坊,但是他住的房子比杨章德的还要小,原本是內监为一众太监修建的格式化小院。

太监没有家人,一般只有两个小太监贴身照顾,这种小院并不大,正房三间,左右各有两间偏房,但是住三个人也是绰绰有余。

看到小太监地进来的帖子,一看易信的名字,他立刻就知道了这位第二舰队的都督是来干什么的。他立即吩咐道:“快快有请。沏上一壶好茶来。”

易信被引进来的时候,候显已经换了一身朝服,迎在了正房门口。“易都督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易信抱拳说道:“信今日午后抵京,刚见过殿下,匆忙来访,还请勿怪。”

“何出此言,请……”

他们二人并不是一个系统,以往哪怕见面,也不会有所接触。

但是如果真的像朱瞻基所言,由他们两人带队前往东洲,在海上一走就是两三年的,自然要亲近一番。

只有知道了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对方。

相比之下,易信在军中的环境比较简单,人也直爽一些。候显出使各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更圆滑一些。

一番寒暄,两个人互相试探了一番,大概知道了对方的性格。易信见候显是个好说话的,也放下了心中的戒备,直接挑明了来意。

“方才觐见殿下,蒙殿下指点,信来寻太监商议。这次你我二人一同远赴东洲,还望能同舟共济。”

候显笑道:“太孙殿下出海之前,就将东洲的一些资料给了显,这几年显也一直细心研究,算是略有几分心得。不过这几年第二舰队屡次探寻东洲,想必比我这里的资料更齐全一些。”

候显摇头叹道:“借助风势南北行驶,相对还容易一些,信惭愧,这几年也仅仅是大概摸清楚了东洲北方的少数区域。”

两个人相互交流了一番,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拿了出来,互通有无,这才发觉,两个人掌握的东西都差不多。

而且这些东西,都还是来源于太孙殿下交给他们的资料。

易信这边,无非只是多了一些后世阿拉斯加到加拿大西部沿海的一些区域的地形,还没有到后世的温哥华。

这已经是第二舰队这几年的成绩了,提到这里,他们格外惋惜那个被太孙殿下处死的“麦哲伦”。

此人可真是个大才啊,仅仅凭借一艘船,就摸清楚了东洲的地形,环境。还知道了东洲南北一些区域的国家,民族,部落,包括矿产。

这是他们几百人,几千人都没有做到的。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位麦哲伦不过是他们的殿下虚构出来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驾驶木制帆船,在不知道海图的情况下,在几年的时间里就能环球航行,还能将世界各地的地图都绘制出来。

更别说还有许多标注出来的金矿,银矿,包括如今南北美洲上面的各大势力了。

这是整个人类在几百年的历史中逐渐探索出来的,他们的殿下将这一进度快速地加速度了。

“这是殿下在过年期间给我的资料,他着重提出了要寻找当地土人种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辣椒等各种农作物,最主要的就是一种砍开了树皮,就能流出白色浆液的树木,这种树被殿下称之为橡胶树。”

“找这种树干什么?”

“殿下所想岂是我们凡人能够猜到的!”候显摇了摇头说道:“按照殿下的安排,我们这次去东洲,需要跟当地土人进行联络,那位麦哲伦能够用一些琉璃珠换取同等重量的黄金,我们这次也要多准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直接用丝绸,布料,铁器,瓷器跟他们换就好了,为何偏要琉璃珠?”

“你看过麦哲伦的记载吗?”

易信这次没有不假思索地胡应声了,仔细回想起殿下曾经交给他的资料。但是他当初只是草草地看了一遍,就交给了下属去办,自己对那些资料印象已经淡忘。

这个时候,他顾不上面子,虚心求教起来。

候显本就性格温和,没有什么脾气,也并没有拿乔,解释说道:“东洲与南洲差不多,当地的土人不会织布,不会提炼铁器,他们大都以木器为工具,却连车轮都不会制造。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小,大多数部落之间都相互不知道。

在东洲南北大陆中间的狭长地带,那里有一个国家阿兹特克,虽然是国家,但是非常落后,据说大部分人还以茅草屋为家。

他们崇拜所有亮丽的东西,一根羽毛,一颗大树,都能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这些琉璃珠晶莹剔透,在他们眼里,比黄金更加贵重。

在东洲大陆的南大陆,那里与一个大型部落叫印加,据说那里盛产黄金,人们性格温和……”

在候显的讲述下关于南洲的一切就如同画卷一样在易信的面前铺开,唯一可惜的是他们现在面前并没有一个地球仪,要是有一个地球仪按图索骥,就能理解的更快。

第二日早朝之后,朱瞻基第一时间就在谨身殿召见了候显与易信两人。

他们两人虽然都是一宿没睡,但是精神依旧很好。在谨身殿中,三人面前就放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

“东洲南北大陆长达六万里,贯穿南北,而在这个大陆上面,也有一条山脉一直从南到北。这条山脉靠近我们大明,西侧大多土地贫瘠,但是有丰富的矿产。东侧就是万里的大平原,远超我大明的耕地面积。这一次你们前往东洲,主要的目标是这里……,这里……”

朱瞻基的手指在后世墨西哥和秘鲁的位置点了两下,说道:“这里的阿兹特克王国目前是东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他们只有少数铁器,还以黑曜石,木棒作为武器。他们这里有土豆和玉米和辣椒,你们这次前往,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回这些农作物。

其次,在东洲南大陆,这里的橡胶树,是我大明目前最缺的作物,你们一定要带回的越多越好,不管是树苗,还是种子,都要尽可能地带回来。这次我还会给你们派去两百户部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农户,有他们负责这项任务。

而从南疆召集的一万卫所军,其中有一半都将暂时留在那里,搜集橡胶,换取黄金。”

有着后世的各大金矿,银矿,铜矿的记忆,朱瞻基并不是特别在乎印加人手里的黄金。

他更没有想过直接将印加人灭族,因为只要大明人到了美洲,就会给他们带去灭顶之灾。

因为美洲土人并没有蓄养牲畜的习俗,他们同样对病菌没有抵抗力,不管是天花,流感,鼠疫,都能给带去巨大的灾难。

而且大明想要的不是一次性掠夺,而是长久的移民。

大明人需要奴隶来为自己干活,朱瞻基可不想把跟自己同肤色的印第安人杀光了,最后还要从非洲运送黑叔叔过去。

印第安人的许多部落都是与汉人同族,同化他们,可要比同化任何人都简单的多。

(牙疼了几天,节奏打了,然后心思不定,感觉写的有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