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曹青的推论(2 / 2)

“嘿嘿,我好奇嘛……。”

“这个事……老大要知道了可难办。”

“我说胖叔,你就不能瞒着我舅舅?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再说了,你这么大个块头不会胆子这么小吧?”

“不行不行,这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不合适,老大要知道非骂死我不可,这事可不能干……。”郭亮犹豫了半天,摇着脑袋一口拒绝。

“胖叔,搞了半天你也是喜欢吹牛皮地人呀?算了算了,反正今天也没别人在,你这个大人就算骗了我这个小孩我也没地方找理去,呵呵,这事就当我没说得了。”曹青并没生气,相反还显得很平静,只不过歪着脑袋撇着嘴,望向郭亮的表情中带着极度的鄙视,再加上他说这话一副阴阳怪气的样,让郭亮的老脸不由得变得通红。

“我会吹牛皮?我会骗小孩?”郭亮涨红着脸砰砰拍着胸口直嚷嚷:“你找人打听打听去,我郭亮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干过这种事?认识你舅舅这么多年,他是最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了!”

“哦,真是嘛?”曹青不咸不淡地反问,嘴角却挂着一丝嘲笑。

“你……我……。”郭亮嘴边的话无奈吞了下去,气得他肚子里的火没地方出,要是碰上个大人这么说他就算打不过拼个鼻青脸肿也非得狠揍对方一顿不可。要知道,周荣发他们三个人中,郭亮的脾气最急了,而且平常又极度爱面子,今天被这么个小孩几句话给损成这样。但起因追究起来还是他自己理亏,心里哪里还按捺得住?

气呼呼地瞪眼瞧着曹青,但见曹青满面不在乎地样子,郭亮又为难了。仔仔细细想了半天,咬牙终于一跺脚:“好!刚才说那事我答应了!”

曹青两眼一亮:“答应了?不骗人吧?”

“废话!答应就是答应,你胖叔绝对不骗人!”

“咦!你就不担心么?”

“呸!老子担心个鸟啊!都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你一个小毛孩子还能搞什么鬼?再说了。你又不是外人,这事帮你办了其实也没大不了的。”

“嘿嘿嘿。谢谢,太谢谢胖叔啦。”曹青顿时换了副殷勤的样,脸上还挂着媚笑嘻嘻哈哈地和郭亮亲热得不得了。郭亮答应后因为心里惦记着三十六只脚的大事先跑了,独自留在小院里的曹青望着他离去地方向,脸上的天真的笑容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他年龄毫不相配地凝重和沉思。

这些日子他一直有个百思不得其解地难题。却怎么都无法找到答案。三官塘桥的历史作为上海人地曹青很清楚,但他在记忆深处却找寻不到关于周荣发的任何资料,不仅是周荣发,就连共同创业地郭亮、陆士良他们也没有半点印象在。按理说,像周荣发这样白手起家。在这种年代就做起生意,亲手创建出赫赫有名的三官塘桥禽蛋市场的高人,怎么着到了八、九十年代也应该早是名震中外的企业家了。

但是,让曹青非常困惑的是,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甚至国外有周荣发这么一个企业家存在过。这的确有些奇怪,同时也让曹青内心感到极度不安,仔细深想下去,曹青不由得为自己得出地结论有些不寒而栗。

第一个可能是周荣发改名换姓了,但这可能性基本没有。因为中国人的传统向来对自己的姓名异常看重,何况周荣发又出身在这样的商业世家呢?除了文革时期为了表忠心常发生改名的事,可文革之后不到万不得已地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去这么做。何况,就算周荣发改名换姓了,那么郭亮呢?还有陆士良呢?难道三个人全闲着没事干了?商量着一起跑去改了名字?

第二个可能是周荣发早早地就赚到了一笔大钱,然后隐名埋姓和郭亮、陆士良他们早早退出商界出国当寓公,游山玩水享受生活去了。但这可能性也很小,曹青非常清楚周荣发的为人和性格。一心就想做大事的他绝对不可能放下一切去走这条消极的路。

至于第三个可能是周荣发他们在八十年代发了大财。然后又因为投资失败又变得一贫如洗。要是这样的话,九十年代出生的曹青没听说过周荣发倒是有可能的。可这推论细想后也觉得不实际,先不说周荣发本就是不屈不挠的人,在如今的环境下就能创出这么大地局面,更别说十年之后了。其次,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只要拥有雄厚的资本,只要大脑正常不犯大错的商人就算赚不得不多也不会亏得一文不名。再者,就算周荣发他们在那时候因为意外大起大落,作为先富起来的商人在中国商界里肯定也会留下姓名来,曹青怎么着多多少少也会听闻些。

以上三个可能性都逐一排除了,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可能,也就是曹青现在最为担忧的一种推论。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同样也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正如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一样:“改革,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没错,地确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河地宽不暂且不说,但这条河有多么深,河底又有多少碎石等着我们谁都不知道,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在过河的时候,被河底地碎石扎破了脚板,划破了脚趾也是常有的事。这也就是政府官员经常爱挂在嘴边的“阵痛”。这种阵痛,对整个国家整体发展来说并不意外,就如哲学书中所言道:“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向上地,但同样也是曲折的,这是一种既曲折又向上的曲线……。”这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理论上是无懈可击,但在实际中却谁都无法预料它的后果。

大名鼎鼎的年广久,六十年代就开始做生意。几进几出不知道被抓过多少次,在**年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又以贪污受贿罪被关进大牢呆三年。直到小平同志南巡时点名评论才被无罪释放……。

这些都是改革道路上的“阵痛”,从大局上来看,他们用自己地案例和悲剧纠正了许多法制观念的错误,同样也使得改革开放地方向重新得到纠正,让后来者能更好的前进。可惜的是,有些失去的生命却再也挽回不了。就连最幸运没丢性命的年广九当出狱后也面临家庭破裂,公司元气大伤,妻儿反目的事件,他地事业再也不复以前的辉煌。

曹青怕的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阵痛”发生。他可以想象得出。假如说有一天,这样的“阵痛”也落到周荣发头上地话,无论是周荣发还是郭亮,或是陆士良,他们的结果会是如何?或许,在真正历史中,周荣发他们最终结果就是如此被“阵痛”掉的牺牲品,要不然凭着他们聪明才智和出色的商业天赋,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别说是在中国商界,就连世界商界都应该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曹青是个穿越者,他知道将来的历史走向,可他毕竟不是童话故事里未卜先知的巫师,手里更没有能够预测每个人未来的水晶球。对于周荣发地未来他只能猜测,只能推算,却不敢肯定。但是这些推论已经让他感觉到深深不安,感到不寒而栗了,每当闭眼想到恐怖的那一刻到来时。曹青就不由得毛孔竖立。颤栗不止。

不!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这是曹青心中呐喊的声音,但凭他一个人是无法阻挡历史的。也无法说服周荣发他们放弃如今的一切去韬光养晦。仔细盘算后,曹青才决定采取另一种手段,那就是通过郭亮来影响周荣发,并随时随地从郭亮那边得到他们所做事的一切情况。

这也是曹青今天向郭亮提出要求的原因,当然按着曹青的话来说只不过是因为好奇心驱使等等。周荣发他们三人之中,周荣发地头脑最好,做事思绪周密,曹青生怕直接和他说会引起他地疑心。至于陆士良的胆子又太小,做事经常瞻前顾后,曹青考虑后很快把他给排除了,所以剩下来最合适,也最有成功可能地人选就是平常心直口快又好面子的郭亮了。

等今天这个机会曹青已经等了好久,终于借着郭亮求助他的时候瞧似无意地提出了条件。果然不出所料,没有丝毫防备的郭亮掉进了曹青早就挖好的陷阱里,再加上他故意的言语刺激下,根本没有想到这么深的郭亮为了脸面答应了下来。这事的成功,让曹青微松了口气,至少他从今天起可以保证把握住周荣发的动态,知道他的所有决策,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曹青其它不敢担保,但提前通知他们跑路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除去这些之外,在曹青心里其实还有一个想法。曹青并不是商人,他只不过是一个广告平面设计师,搞搞绘画,做做设计这些在行,最多也不过是出出点子,让他去搞商业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靠着多出这时代几十年的历史知识,曹青相信自己将来做个富家翁并不难,不去以后的股票、房产等发财机会,就光他这一年多来偷偷淘换的那些宝贝东西,只要保存到九十年代就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但是,仅仅这些对曹青来说远远不够,上美影的情况曹青很清楚,他现在做的努力只不过是让中国美术动画尽快的复苏,提前进入中国动画片的白银时代。可谁知道,将来又会怎么样呢?光靠一个上美影就能彻底改变中国动画片的历史么?曹青虽然这么去做了,可心里半点把握都没有,他更不敢把全部的筹码都押在上美影上面,国有体制的缺陷他清楚,电检的威力他也晓得,就连特伟这样的动画界元老想多申请点经费都被上面推三阻四,困难重重,曹青不免得更是心灰意冷。

制作动画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问什么样的产业投资最大,一百个人中间很可能有九十九个人告诉你——房地产或者是高科技!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投资最大的产业并不是什么房地产,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巨额的资金为后盾,文化产业就像一只永远都吃不饱的怪兽,它能轻易地把百万富翁给变成穷人,也能把千万富翁给生生拖得破产。投入的资金量庞大,持续周期长不算,而且得到的回报时间却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它就像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看起来是那么的绚丽多彩,却又是那么的朦胧和遥远,让人可触而不可及。

想要自己做动画,实现梦想,就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曹青不是国企上美影,他没有国家为后盾,何况就算是上美影最终也不没落了么?现在的小打小闹,就算再搞几年也只能赚到自己一生不愁的金钱,但想把这些钱投到文化产业中去却只是杯水车薪,能打个漂,冒个水泡就已经不错了,弄不好搞得灰头土脸反而一事无成。

正因为如此,曹青想到周荣发,想到了这个生活在一起,熟悉可靠,又非常疼爱自己的舅舅。毫无疑问,周荣发的确是个商业天才,也是真真正正的商人,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为公心,曹青必须要护住周荣发不受到意外的伤害,不能让他如同流星一般掠过天迹,一定要让他成功。同样,也只有周荣发的成功,才能让曹青的理想变为现实,等到了那一天,他才可以无所顾虑的投入到自己最喜爱的事业中去,创造出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未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