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舆情汹汹(2 / 2)

这也是赵佶的惯用手段,他从来不和大臣争吵,不愿意听转身就走,毕竟不是谁都有寇准的胆量,敢拉着皇帝的袖子不让对方走。

不过赵佶事后却会对惹他生气的大臣展开打压报复,比如之前的曾布,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榜样。

“燕国公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看到赵佶离开,蔡京这时终于转过身,看着宁复不阴不阳的道。

“本官的胆量一向很大,蔡参政难道不知道吗?”

宁复冷笑一声反问道。

“哼,看你还能笑到几时!”

蔡京听到宁复的话,立刻想到当初自己被贬出京的事,这让他也是脸色铁青,说完转身就走。

宁复看着蔡京的背影,却是冷笑连连,他忍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做一个了断了。

一天之内,宁复独自上书,痛斥杨戬与蔡京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一时间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这段时间宁复沉寂的太久了,许多人甚至都快忘了这位收复燕云的第一功臣。

本来随着曾布被罢相,圈地一事的风头刚刚被压下去一点,京城中不少人都不敢再讨论这件事。

却没想到宁复这一下,再次将圈地的事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甚至连一些胆怯的大臣,也在宁复的鼓舞下,再次将弹劾杨戬等人的奏本送到宫中。

毕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是有股气节的,中原大地也从来不缺为民请命的人,更何况这次还有宁复在前面顶着,他们怕什么?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弹劾杨戬的奏本如雪片般飞入宫中,同时民间也掀起巨大的风浪,而且这次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民间议论的矛头不再指向杨戬,而是直接指向杨戬背后的赵佶。

毕竟皇城扩建是赵佶提出来的,圈地也是赵佶点头同意的,杨戬区区一个宦官,只是执行赵佶的旨意,所以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其实就是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陛下。

舆情汹汹,甚至连太学那边的太学生们也组织起来,不但在太学举行集会,而且还集体上书,请求赵佶收回圈地的旨意,归还百姓的家宅。

民怨沸腾,正所谓压力有多大,反弹就有多强。

之前赵佶利用皇权,生生的将圈地之事给压了下去。

可是随着宁复的这一记重击,圈地所造成的舆情却反弹的比原来还要高,甚至已经有失去家宅的百姓组织起来,到皇城门口敲登闻鼓喊冤。

赵佶再怎么强硬,也不敢关闭登闻鼓院,毕竟这是大宋的祖训,如果他真敢这么做的话,恐怕连皇位都会变得不稳固。

除了民间和官场上的反对声浪外,宫中也忽然传出消息,向太后竟然也得知了这件事。

本来向太后已经将政务交还给赵佶,自己回到宫中不理外务,毕竟她不像高太后那么强势,对政务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圈地的事情闹的太大,最终还是传到向太后耳中,于是她将赵佶叫到宫中训斥了一顿,这让赵佶也终于无法再强硬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