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宅。
一间织室内。
几女正在缫(sao)丝。
缫丝即是把蚕茧水煮,把浮在水面上的丝绪捞起,几根丝合成一缕丝,后续还要湅(lian)丝,即把弄好丝线用含草木灰的温水反复浸泡,使上面的胶质进一步脱落,让丝变得洁白柔软。
几女显然不是采桑女。
因为这些女子,从衣着来看,就定是出身富贵人家。
为首的是几个端庄的中年妇人,其余的女子则只有十几岁,她们皆穿着锦帛之服,或宽袖深衣,或两色襦裙,腰间别着香囊。
整个织室都溢着香草味。
在整个古代社会,纺织都跟耕田一样重要。
耕田收获的粟米是吃的,纺织出的布匹是穿的,所以才有‘男耕女织’的说法。
‘《商君书》有言: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秦朝自商鞅变法开始,就一直鼓励耕织,规定多缴纳粮食布帛的隶农可以恢复自由身,而官府的赋税中也包含了布帛,有时货币短缺时,还会用布帛充当等价物。
《礼记·月令》:‘后妃齐戒,亲东想躬桑,蚕室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供郊庙之服。’
礼记规定,周天子的妃子,要在戒斋结束后去城外的东郊采桑,还要把蚕丝逐一称重考核,为天子制作祭服。
在秦朝。
这个生活压力极大的时期,沉重的生存压力,迫使每一个有劳动力的秦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与各种的生产活动。
即便是贵族豪强,也不例外。
在蚕室的最后排,一位少女正跟着一位贵妇劳作。
少女穿着一袭红黑的深衣,颈脖修长白皙,因尚未及笄,所以黝黑秀发垂肩,只是少女有些心不在焉,不过少女的位置很靠后,一时也没人发觉。
中年贵妇大多走个形式。
在把几竹匾的蚕茧倒入水后,她们就互相招呼着,有说有笑的离开了蚕室,至于剩下的缫丝、湅丝等‘妇功’则留给了室内少女。
少女们早已习惯。
继续专心的缫丝、湅丝。
在湅了一会丝后,薄姝终于忍不住,她看了几眼四周,跟旁边两位交好的好友低声道:“管娥、赵檀,你们等会出去,能帮我去学室给人带个话吗?”
管娥和赵檀一愣。
她们上下打量了几眼薄姝,眼中露出一抹羞赧的笑容,好奇的询问着:“咿?我们玉姝竟然有意中人了?对方是谁啊,竟还能让我们玉姝这么主动。”
见两女误会,薄姝红着脸,急忙解释道:
“你们误会了。”
“我这段时间是被禁足了。”
“我想让你们帮我给秦公子带句话。”
赵檀一口应下,打笑道:
“秦公子?”
“这就是我们玉姝的意中人吗?”
“不过,我可要先说好,有些话我可不带,像是诗经中的‘南山有鸟,北山置罗。念思公子,毋奈’。”
“这些羞人的话我可说不出口。”
管娥也跟着在一旁起哄。
薄姝脸上闪过一抹红晕,随即白了两人一眼,没好气道:“你们就别在这里取笑我了。”
“我是真有急事。”
“不然也不会让你们帮忙了。”
见薄姝这么正经,赵檀跟管娥也安静下来,两人好奇道:“你想让我们帮你带什么话?”
薄姝面露难色。
叹气道:
“我其实也不知该说什么。”
“我前段时间不是出城了一次吗?就正好跟秦公子遇见了,后面走时,秦公子就赠送了我一块墨宝,后面不知怎的,被我媪(母)发现了,媪当时就问了一些问题,我一心慌,就说漏了嘴。”
“起初我也没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