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初眉(2 / 2)

说起洛阳地姚黄牡丹,是当时极为出名的名品。魏紫姚黄中地姚黄。联想一下这个词这后来可以用于形容花美好而妖娇便能想象其俏丽了。这年的洛阳姚黄并不负它地名头,粉嫩的淡黄色在初

情万种的摇曳着。重重叠叠的花瓣围拱住深栗黄色~大或小或繁复或单薄,然而却都是让人万分惊喜的炫目花朵。

可惜的是,所有人的目光却都不放置在它的身上,而是都转向了它旁边摆放的一株纯白牡丹。

京中子民其实并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即便只是小民,从小到大在京中大节气时得见到的稀罕东西也不知凡几了。年年的牡丹节,即便多么世所罕见珍稀异常的品种,也是常常可以得见的。

然而没有人见过这般的牡丹。

牡丹富贵花,花中之王。花瓣当大朵而抢眼,花姿当睥睨而高临,花相当端庄而高贵。以朱红为贵,姚黄魏紫次之。白牡丹不过是常见的品种而已。

她因为年纪小,并没有去看那些牡丹,一切当时的情景都是从老嬷嬷口中得知的。铺天盖地的牡丹田中,在名贵的姚黄牡丹旁边只低低的立着一株白牡丹,那么矮小,那么平凡的白,必以为不会让人注意才是。然而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所见的牡丹,再如何亦不过是一株当中有一种花朵。这株白牡丹身上挂着亦不过是一二十朵花,并不多,出众的花匠甚至可以在一株花树上栽培出硕大的三十多朵——

但却从未有人见过在同一株花数上见到过将近二十多完全不同的花。

十三瓣、二十瓣、大瓣、小瓣、全卷叶花、半卷叶花、平花瓣、紧束的、全敞的半敞的,凡举你见过的没见过的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花朵类型,都统统开在了这一株花树上。

这简直就是神物!

甚至有人想冲过卫兵的阻拦和护卫上前去掐一掐那花究竟是不是纸或是布帛仿造而成的!

当年的牡丹花会是本朝自开始花会以来场面最大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一次。乡民从好些里外赶过来,凡能听闻到消息的人都从外地赶来。有些因为来得迟,到的时候花期已过,竟是急得当场晕了。甚至连当时的皇帝和太后都三番四次的来看这花,只差没将其移到宫中。

京中人爱玩,然而若是在此之前听闻有这般的花,这般的花还能造成这般的轰动,是决然不信的。

反应快的,回去之时便四下打听这是谁家的花,得知是翰林家的,各类人马便齐齐出手前去老翰林府上讨要那个种花的花匠。老翰林从来埋头研究学问,对这东西从不在意,随便吩咐管家的带了那花匠上来让诸位大人自己商议便送客了。好在大家都明白他的性格,亦不以为意,各自兴冲冲的带了那花匠去个方便的所在要好好询问他一番。

可是一番好声好气的问话下来,却如同给他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这一株花,并不是花匠所种,而是府上的姑娘闲时自己打发时间而弄出来的!

沈眉初的名声,就是在此之后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从前的沈眉初,不过是闺阁中出色的少女而已,所知者不过是小圈子内的妇人。这一次,却是上至皇帝,下至小民都知晓了这样一个才艺出众的女子。

莳花弄草虽非读书一般高高在上,乃是小匠所为,然而作为消遣的技艺,能将洛阳的姚黄牡丹都比了下去,植出举国之人都未曾见过的白牡丹,无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重点是,她并非以此为业的匠民,而是闺阁中的少女,作为消遣而作的事情却如此之非凡,在人们看来,无是高雅的所为。

如果说这一次的举动让京都知晓了沈眉初这个名字的话,接下来的作为,则让京都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名字。

==

合理党慎入,慎入。

不要打脸……这一章里头的很多东西是不值得推敲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