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胡慧钟(2 / 2)

唐梦华没有提亿万身家的金庸,因为金庸的小说在此时的台湾还属禁书,要到明年在远景出版社沈登恩、《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联合运作下才解禁,从此制霸台湾武侠市场,并且彻底击毁了已经陷入青黄不接的台湾武侠小说界。

“可……”胡慧钟本来想说唐梦华在做白日梦,但最后还是化为了鼓励,不管怎么说,写小说比混帮派要好吧?

“哥,你要加油哦!”

“嗯,等我写出来,第一个拿给你看!”唐梦华点头。

“一言为定哦!”

“一言为定。”

——

“唐梦华,给我滚出来!”

就在两人含情脉脉的时候,胡老爹终于找上门来。

“小声点。”胡妈妈在一边劝道。

“叔叔、阿姨好!”唐梦华打开门,嘴甜甜道。

“小子,我说你不准进来,没听到吗?”

“是是,我这就走。”唐梦华借机溜之大吉。

“胡慧钟,你要是再敢见这个小魔头,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胡老爹又向胡慧钟发威。

“阿芳,我们搬走吧?”胡德军忧心忡忡地对妻子段灵芳道。

“不至于吧,我觉得小华这孩子没你说的那么穷凶恶极,看看他多尊敬你。”

“我不是怕他,我是怕小钟和他藕断丝连,到时候他在外面惹了仇人,危及小钟。”胡老爹是教历史的,看的比别人深。

“这倒也是,可我们要搬到哪儿去?我们在台北无亲无故,好不容易结识了这些乡里,难道又要重新开始?”

“是你重要,还是小钟重要?”胡老爹大怒。

——

唐梦华蹦蹦跳跳地回家,心里还在回味刚刚的触感,这可是他的“初吻”呢!

发了一会儿痴,唐梦华翻箱倒柜找出一个空白笔记本和一本脱了皮的字典。

台湾用的是繁体字,就算他过目不忘,但未“过目”,怎么“不忘”。

幸好宿主之前学习不错,识得不少繁体字,不然就算唐梦华记了一堆字,但不解其意,又有何用?

所以呀,过目不忘不代表无敌,很多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不如学《台湾娱乐1971》的主角抄《搜神记》?”

“《刹那芳华曲》:朝露昙花,咫尺天涯,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这首词,唐梦华听过【小爱的妈】的古风歌唱版,很有韵味。

“抄《花千骨》?”

“抄《琅琊榜》?”

“抄《天行健》?”

……

数种思潮在脑海打架,唐梦华最终决定抄《七界传说》,就是这部小说让他彻底迷上了网络小说。

对它,他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每隔不久就会认认真真地重温一遍,与看其它小说时的一目十行形成鲜明对比。

而且《七界传说》模仿的是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30~40年代,面对西方的火枪火炮,传统的侠客变得不够看,所以《火烧红莲寺》《蜀山剑侠传》这样的剑仙小说大火,还珠楼主断断续续写了600多万字,秒杀大部分网络写手。

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现在还珠楼主的书迷已经很少,而且台湾的文化戒严,把早期的武侠小说全给打成了禁书,只有一些盗版商换了书名与作者名发行地下书。

不过《蜀山剑侠传》对武侠小说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后来兴起的神话武侠、鬼派武侠、灵异武侠都是受其影响。

——

大哥唐峰在军营里,二哥唐文龙已经大四,正在实习,所以家里只有唐梦华和父母三人。

“小子,在写情书呀?”唐毅偷偷打开三兄弟的房门,发现唐梦华正认真地翻着字典,难以置信道。

“当然不是,爸,你给看看,我写的怎么样?”唐梦华写了一整天,向父亲显摆。

“中华大地,山川秀丽,数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无数的神奇传说。千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那些关于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传奇。自古以来,凡人无不有一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