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砍杀包衣(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每辆车上都坐着三四个身穿棉甲的包衣奴,在车的后面,是一大串用绳子捆绑的百姓。

鞑子的包衣奴押着五六十个百姓来到芦苇荡的边缘,象驱赶牛羊一样大声吆喝着……

在芦苇荡中躲藏了整整一天,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看到过,突然之间就来了这么多包衣,盐贩子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用眼神相互询问:包衣奴才们来这里做什么?该不会是来搜捕咱们的吧?

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因为这些包衣并没有进入芦苇荡,而是在边缘停住了脚步,解开捆绑在百姓身上的绳子,从车上取出镰刀等工具分发给这些被俘的百姓。

“鞑子是来打苇子的。”

割取芦苇编织成席,苫住粮食或者做成牛衣,可以起到防潮避寒的作用。鞑子饱掠之后,突然遭逢暴雪,很多抢来的物资都暴露在旷野之中,所以才驱赶着抓捕来的百姓来割取芦苇。

虽说不是搜捕,却也让盐贩子们万分紧张。

李乙丑等人悄悄的后退到芦苇深处,把所有人手到召集到身边,紧急商议对策。

这片芦苇荡长约六七百步,阔不及两百步,是一块非常狭小的藏身之地。几十个不停的收割,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藏匿其中的盐贩子们。

必须干掉这些包衣,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稍做准备之后,众人就准备动手了。

在动手之前,李乙丑一再叮嘱,千万不能象上次那样拖泥带水,务必全歼所有的包衣奴。

既然包衣奴赶着大车来割苇子,附近肯定有大股的鞑子兵,若是走漏了一个,肯定会招来更多的鞑子兵,要想活的长久些,就一个都不能放过。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盐贩子们已经慎重了很多。尤其是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极端环境当中,所有那些对于流血和死亡的恐惧都荡然无存,全都握紧了手中的武器静悄悄的散开,呈一个宽大的弧形在悄无声息之间慢慢的靠了过去。

寒风掠过芦苇荡的沙沙声掩盖了一切声响,李乙丑紧紧握着重头砍刀,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猛兽,在茂密的芦苇丛中死死盯着几十步之外的猎物。

五个包衣奴在后面点燃了一堆芦苇烤火取暖,剩余的十来个则提着皮鞭往来巡视,趾高气扬的吆喝着,不时挥出鞭子抽打正在弯腰收割的百姓:“兀,汉儿莫偷懒,想吃鞭子么?”

一鞭下去,便将百姓身上早已破败不堪的棉衣抽的绽裂开来,露出里边的棉絮。

挨了鞭子的那个壮汉猛然回头,瞪了包衣奴一眼,那包衣奴愈发的狠恶起来,猛然弃了鞭子抽出长刀呼呼的虚劈几下,大声的吆喝着:“不好好干活的一律砍死,违抗命令的也都砍死……”

就在此时,不远处传来一声惨叫,李乙丑就知道那边已经动手了。

仿佛蓄势待发的猛虎一般,猛然从稠密的芦苇荡中蹿出,提着砍刀直奔包衣奴。

听到那边的惨叫之后,这个包衣奴似乎想过去看一下,突然见到奔跑过来的李乙丑,本能的把他当成偷懒的百姓,扬起长刀恐吓着:“兀,你这汉儿分明是寻死……”

话未说完,猛然见到李乙丑手中的砍刀,顿时感觉不妙,跳起来就要逃走。

刚一转身,乌沉沉的刀光已至。

“啊“的惨叫声刚刚发出一半就戛然而止,蓄力良久突然发难,早已经用上了全力。鞑子披甲战兵的重头刀最擅劈砍,实实的砍在包衣奴的身上,上半截身子如同吃饱了水的松软土堆一样从腰上滑落下来……

李乙丑并不会用刀,只是大力劈砍,一刀毙到了眼前的敌人之后,毫不停留的朝着另外一个还在发呆的包衣奴冲了过来。依旧是只用了一刀,就把这个早已吓的魂飞魄散的敌人劈肩带肋的斜着砍成了上下两截……

面对被俘的百姓,这些包衣奴早已经作威作福的习惯了,虽然也有武器,战斗力却相当糟糕,根本不能和真鞑子的披甲战兵相提并论。突然遇到伏击之计,早已经慌了。

眨眼之间,十几个包衣奴就被砍翻大半,直到这个时候,正才烤火的那几个才明白过来这不是汉儿造反,而是被伏击了。

眼看着从芦苇荡中冲出来几个人手持武器的壮汉,哪里还敢抵抗,发一声喊拔腿就跑。却早已被张三哥和庒有财率领的十个挑夫堵死了去路……

“爷爷饶命,奴才不是鞑子……”

“去你娘的,”一扁担下去,包衣奴的脖子就被拍进了腔子,光秃秃的脑袋已成了“汁水”横流的烂柿子。温温热热的鲜血在满是积雪的地面上肆意流淌,触目惊心之极。

为了防止有人装死蒙混过关,又把所有尸体的脑袋全都拍碎,张三哥拎着还在滴答鲜血的铁尺走过来对李乙丑说道:“都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