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章 加官进爵(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只不过因为三百多年以后的苏子朋苏兄弟对史可法相当的敬重,并且有过“浩然之气”“忠烈之心”的超高评语,纯粹是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才对他多了几分恭敬之意。

史可法微一摆手,身后的长随马上就捧出了一些银钱布帛等物:“李指挥,现如今你也是开府建衙的方面大员了,整个淮扬的民练之事,都要操持起来。圣上怜你满腔忠义之心,特从内库调拨银四百两,钱四百缗,助你做招募民勇之资。后宫亦出绢十二匹,绫四匹,上等的精米二十石,我已一并于你带来了。”

扬州民练本就是李乙丑掏自己腰包鼓捣起来的,现如今朝廷又要他担负起淮扬地区民练的担子,就算李乙丑真的有家财万贯也负担不起,所以当今圣上也“破费”了一下,拿出了几百两银子和几百缗钱,算是资助李乙丑了。

以九五至尊的身份,才拿出区区几百两银钱,实在有些抠门的不像话了。奈何崇祯皇帝是真的很穷,就这点钱还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至于那些丝绢布匹,更是周皇后代表整个后宫给李乙丑的奖赏。

花自己的银子给朝廷办事,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之下,李乙丑已经算是“满腔血诚”之心了。天家表示一下,也是情理之中。

虽然皇帝和皇后他们两口子资助的这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意义却极其重大。

象民练这样的事情,地方上肯定一个铜板都不会出,朝廷又不会开赋税来养这支队伍,以前李乙丑还可以掏自己的腰包。现如今已经成了淮扬民练指挥使,说的勉强一点,也是算开府建衙的方面大员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崇祯皇帝才以私人的名义“赞助”一下,其实就是在树立一个标杆儿。

连皇帝和皇后都出钱了,地方官吏当然得“意思意思”。

史可法笑道:“圣上出些钱财,一来是表彰你为国效力的血诚之心,再者……你去地方衙门化缘的时候,各司各衙总会出些钱的。”

淮扬一带的地方官员可以不给李乙丑的面子,却不能不给当今圣上的面子,连皇帝两口子都出钱了,别人还能不出点么?

“圣上怜我,纵是粉身碎骨,亦难报皇恩之万一!”

听了李乙丑信誓旦旦的慷慨陈词,史可法只是微微一笑,勉励了几句之后,连安排好的宴席都没有参加,就直接去了临江门,坐船去往南京上任了。

刚刚被朝廷嘉奖,又以火箭的速度升官之后,文秀之和孙启功二人满是报效之心,拍着胸脯子对李乙丑保证,一定要弄几十万两银子过来。

一直以来,文秀之和孙启功二人都只是负责书面往来,练兵、筹钱等等这些最根本的要紧事务都插不上手,以至于这两位监军大人的存在感非常低,在李乙丑面前也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若说行文书写,文、孙二人胜过李乙丑百倍都不止,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出花团锦簇的文章。奈何写文章和管军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在行伍当中,没有真正的功劳或者是硬邦邦的贡献,便是那些小兵也仅仅只是对两位大人保持着面子上的尊重,其实并不太在意他们的命令。

文秀之已经不止一次的对孙启功提起过,所谓的监军根本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他们的命令也轻飘飘的没有什么份量,已经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了,究其根本还没有真正融入到民练这个集体当中。

堂堂的监军大人,什么忙都帮不上,还屡屡加官进爵,完完全全就沾了李乙丑的光,甚至很多人都在暗地里说他俩是打秋风的,就是想硬气也硬气不起来。

这一次有了当今圣上的那几百两银子,就算是拿到“尚方宝剑”了,大可以理直气壮的到各司各衙去化缘。

只要能拿回足够多的银子,也算是对民练之事有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以后就可以在李乙丑面前挺直腰杆了,在军务上也就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扬州富庶甲天下,厘金、盐务、漕运、税负这些衙门富的流油,银子如同大河淌水一般,如今咱们民练为国效力护一方平安,各司各衙都得出点银子。”

“盐商、漕运码头也是富可敌国,你我二人舍了读书人的脸面求到这些富户的门上,怎么也得弄几十万两银子出来吧?”

“能弄三几十万两那自然是最好,哪怕是只有十万两,也可以凑合了。到时候你我二人也算是对民练有了实打实的贡献,再不会有人说你我是聋子的耳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