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共同的假想敌(2 / 2)

说来也怪,国内媒体就像是不知道这条新闻似得,一家家都噤声了,一点都没有提及,始终还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去批判,青年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喊着爱国和反美口号进行抗议。

在消息发布之前,陈康杰其实已经与赵志邦通过电话。国内的宣传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立马就紧急行动起来,一致要求,不得转载或者转播境外的这条新闻,高层将这个当做是政治任务来抓。

在国内,如果只是一般任务,或许没有人会真的上心,就算是紧急任务,也有被拖延和打马虎眼的可能。可是对于政治任务,是没有人敢于等闲视之的,要是处理不好,轻则丢官罢爵,重则进监狱都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在政治任务上犯错误,那这个人基本上就算是完了,绝无翻身的可能。

既然是政治任务,那么从中宣部一直到乡镇里面的宣传干事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对国内媒体的掌控上,所有的大国中,中华国是无人能出其右的。除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媒体机构都属于国有之外,还在于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宣传部。这与西方国家政府中存在的新闻部是很不一样的,在西方国家,不管是新闻部还是媒体与新闻部,都只是一个监管机构,他们不能将手伸进具体的媒体机构中去,而我们国家的宣传部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但掌握新闻发布的内容,掌管这各个新闻机构领导人的“官帽子”。

谁要捣蛋,那就滚蛋。新闻媒体必须要服务大局,必须要和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一点点偏差都会造成大问题。

国内静悄悄,海外却翻天覆地了。

消息在电视上和报纸上一出现,无数年轻人的神经立马就被点燃。

作为他们的“精神教父”,这些对他无比推崇和无比喜爱的年轻人压根就不去思考陈康杰所说内容的真伪程度,全部照单全收。

他们照单全收的表现很快就用实际行动体现出来。

作为陈康杰影响力比较集中的大本营,美国社会最先动了。消息才公开两个小时,华盛顿,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等各大城市就开始出现了抗议示威活动。

年轻人的思想就比较“单纯”的,政府的大事他们不关心,一般情况下,政治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可是对于他们喜欢的明星,那就不一样了,绝对可以说是“死忠”。

在之前,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体现的是两国政府的矛盾,或者说是西方与中方的矛盾。这样的消息,普通人会关注,但是不会当做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隔得太远,又不是自己兴趣范围内的事情,知道就可以了,何必去探究竟?那是浪费宝贵的青春时间。

现在就不一样了,原来政府要消灭的是每天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long,这当然就不干了。

年轻人的偶像,不是说干掉就干掉的。要是被你们干掉了,那我们喜欢谁去啊?想念谁去啊?后面找谁做出那么多魂牵梦绕的好听音乐?找谁拍出那些宁人着迷的电影?又在哪里看到那么矫健那么震撼的体育比赛?

吸毒会上瘾,迷恋明星其实也会上瘾。戒毒很难,要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将他们的偶像抹去也是不容易的。

刚开始,抗议活动只是一小撮“龙虾组织”的领导人发动的。接下来,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抗议活动就像是遇到大风的森林大火一般,迅速就席卷全美,紧接着就蔓延到了欧洲各大城市,就连东亚的日韩都没有旁观。

如果说之前kld政府还在冷眼旁观,对中方军队的调动也只是适当采取了重视措施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没办法在安然沉坐了。

之前再怎么乱,那也是中华国国内乱,弄不到大洋彼岸去。现在完全不同了,不单单大洋彼岸都开始“乱”起来,就连与美国关系密切的那些兄弟国家也没能独善其身,谁叫他们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对南国的轰炸行动呢?既然有份,那责任就要“共享”。

一时间,在西方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市政厅以及孕育出近代历史的古朴广场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年轻身影,他们一个高举着陈康杰的海报以及诉求的标语,振臂高呼,希望本国的那些所谓政治家们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声,从而保护他们的精神偶像。kld的英俊头像海报也出现在人群队伍中,只可惜他的待遇就差了点,鼻子下面被人为的加了一撮小胡子,身上还被画上大大的纳粹万字符。很显然,这位优雅的老兄被当做希特勒看待了。

在这些自诩为文明的国家,已经第二次出现了对陈康杰的声援,有意思的是,他们与中华国国内的抗议是一样的,都是抗议美国以及反对kld总统,就连美国国内自身的抗议活动,也是将kld当做了“假想敌”,不能不说这是很有趣有耐人琢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