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吃苦了,都是爹的不是。”王四六一把抱住了女儿。
小夭伤心的在父亲怀里痛哭起来,反复哽咽道:“爹,爹。”一屋子都是哭声。
突然王四六吼道:“不行,这样糟蹋人,我要找他们说理去。我要把小夭要回来。”
王氏伤心的道:“人家手里捏着你按了拇指印的文约,你说得赢他们?”
王四六叫道:“我退他们的钱,连本带利还他们,行不行?”
“大院子那种人家,你有理也说不清的,何况人家有凭有据?”小夭领教了童家的势力,她也不懂还有更大势力的存在,反过来劝父亲,“算了,好在还剩下一年半,死活我总熬得出来。”
王氏问道:“童家怎么待你的?”
小夭没有全部说出来,要说她这几个月过的苦日子,怕是会叫父亲气疯,母亲气病,何苦来!那大院子的奶奶是童家二少爷的二房,正妻住在县里,二人势成水火。
被撵到乡下的二房恶婆娘一肚子气无处发泄,变着法的拿丫头出气,一天到晚叫你吃不好,睡不好,不叫丫头歇口气干活倒也罢了,还要鸡蛋里挑骨头,没过错也要找出过错,反正成天找双小鞋给丫头穿,叫你憋不过气来。
然后就是一顿臭骂,一顿毒打,小夭还没有把她的裤腿掀起来,没有把衣服解开给爹娘看呢。也是她年纪最小,恶婆娘欺负她是新来的,小小年纪的小夭只认得一件事,再怎么苦,能让父亲的心情舒畅,家里越过越好,那她再受罪也值得。
还有一件事小夭没说出来,大院子有个庶出的幺少爷,一天贼眉鼠眼的,不是盯着这个丫头,就是用手乱摸那个丫头,一副下流坯子的样子,这才是小夭真正提心吊胆的事。
下午,爱女心切的王四六找到徐灏,低着头说道:“三爷,我向你借三十两银子。”
徐灏马上说道:“取五十两银子过来。”又问道:“老哥,发生什么事了?”
“没,没什么,老婆子生了病。”王四六的目光躲躲闪闪,他不敢道出实情,不跟朋友求助反而瞒着他把闺女送到名声不好的童家做丫头,怕徐灏生气,怨他不够朋友。
偏偏一向心细如发的徐灏此时没心情过问,朱高炽病入膏肓,老太君的健康每况愈下,令他有种大难临头的惶惶。
王四六拿着银子又去找王老三,王老三倒是很同情,也很愤怒,可是那暴躁的奶奶哪个敢去说?劝道:“哥,人家拿着文约,也不稀罕这几个钱,就是说到官府,见官有理还亏三分呢,你这银子是借来的吧?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就叫大妹子苦做苦熬吧,哪个丫头不是一样的?”
半个时辰后,王四六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反复自己责备自己,“都是你一时鬼迷心窍,做下了错事。”
如此一家子过了不愉快的小年,精心包好的饺子尝起来也没有味道。小夭暗自伤心,面上努力装作开心的样子,给父母说几句笑话,想硬制造出快乐的气氛来驱赶这一屋子的闷气。
与此同时,谷福生见母亲身上还是那件川绸薄棉袄,拿出钱来替母亲做了好些的裘皮衣服。
这时候,谷家的那些舅母姑母等亲戚晓得他发了大财,大家都来探望他们母子,谷福生忙准备了几桌酒席款待。
酒足饭饱后,姑妈说道:“大嫂子,你好福气!我从前就很疼这侄儿的,因他的天分好,相貌也好,晓得他将来一定要发达,如今果然不是?赫赫!”
舅妈也说道:“常言道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几年你吃了多少苦?合该有这样的好儿子,后半辈子享福,我们再也不如你家了。”
谷太太脸上容光焕发,面上自是谦逊道:“姑娘嫂嫂莫要说这客套话,福生没什么大出息,将来侄儿外甥们长大了,怕不进学中举?不比我们福生,学些外国的话,只能赚人家几个钱罢了。”
“哎呦,大嫂怎么能这么说?”姑妈摇着头,“如今的世道,会四书五经的人多如狗,会外国话的寥寥无几,只要福生好生干着,还怕没有官做?眼下读新学比旧学强得多哩。不过福生年纪也不小了,应该早早替他定下一房亲事,嫂子也好有个媳妇侍奉,福生免不了出门,大嫂有了媳妇,也不怕寂寞了。”
这几句话说到谷太太心坎里了,儿子长大成人,头一桩大事就是娶媳生子,不由得殷勤问道:“不错,我也正有此意,但不知你们眼前有没有好闺女,给他做个媒人。”(未完待续。。)
...
...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