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韩公,赐教(2 / 2)

暗黑大宋 午后方晴 0 字 2022-09-04

但王巨提起笔,心中叹了一句:“还是算了吧,找不到借口与他交往。”这时王巨有些后悔,当初科举时,没有与张商英有很好的交流。

…………

张载夫妻先去郭家呆了几天,随后又拜祭了祖坟。

然后就回到了眉县横渠。

以前张载父亲在涪州任上去世,其母带着十五岁的张载与五岁的张戬护送灵柩回开封,正好庆历战争爆发,前方战乱,人心惶惶,加上他们剩下的钱不多了。张母与张载商议,便将父亲葬在了横渠,然后买了三百亩地,全家就在横渠定居下来守孝。眉县有许多地势平坦地区,不过横渠是半丘陵地带。地价并不高。产量更是很低。

因此张载虽然做了一个小地主。一家人生活并不那么好。这也是张载昔年同情王巨的地方,王巨好在还有二叔,还有王家寨的族人,不过比张载少年时更穷。张载初在横渠,一家人孤苦伶仃,只能说经济稍稍好一点,另外还有一个慈母。相同之处,两人都很争气。不但自己努力,还努力拉扯着年幼的弟弟妹妹。

张载主动辞官,什么薪酬都没有了。这次回去,又要靠这三百亩瘠地度日了。

但有了王巨,那么就截然不同了,王巨怎么可能让张载再过上艰苦的生活?因此王巨让韩韫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张载有关。

张载不知道,回到横渠,愣了一下。

他与弟弟都做官了,母亲也早去世了,地也早租给人种了。不过这个地租少得可怜。另外还有原来的茅草房屋,早就塌陷了。张载正准备这次回去翻修一下。

然而韩韫在他没有回来之前。早就派人翻修好了,还准备了各种生活器皿,以及一些布帛。张载手中还攒了一些钱,至少这样的安排,这几年内张载经济不会象史上那么困窘。

除此之外,韩韫听从王巨的安排,于张家之前,又建了四间砖瓦房,两间做了教室,里面桌椅全部治齐。以及一间书室,里面放着韩韫收集来的几千册书。还有一间杂物室,里面放满了笔墨纸砚,这些都是为了未来张载学生准备的。

不过王巨也知道张载性格,虽然这些全部治齐备,但不奢侈,普普通通的四间瓦房。除此之外,教室正前面还树立着一个大石头,石头上刻着两行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先生。

这四句王巨真的很喜欢,虽然这个为万世开太平有些痴人说梦。

宋朝骨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及那首不知道是不是岳飞写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及张载这个横渠四句。这一文一诗一词与四句,可以说是宋朝的脊梁,也可以说是华夏的脊梁。

第二行字则是,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弟子王巨。

张载看着这腥红的两行大字,啼笑皆非,大半天说:“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这法某很喜欢。”

“还要亏得官人的教导。”

“娘子,我那敢教他啊。”

“那个也不用你教,真教他完全学你,恐怕同样在朝堂上呆不下去了。”郭氏道。

不过王巨也算是有心,张载收下了王巨的好意。

然后定落下来,开始招收一部分学生,一边授学,一边著书。在这里,张载以后收下了几个有名气的学生,包括关中四吕的老四吕大临,这才是张载真正的学生,其他三吕不算。还能种记的儿子种师道,以及范祥之子范育与苏昞等人。

消息也传到了京城,赵顼听后一笑道:“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不错,不错。”

这个口号比宋真宗的那个书中自有黄金,美人,香车的什么强,至少让大家明白读书做官的用意,不仅是荣华富贵,主要还是为了效命国家。

当然,这又打了某些人的嘴巴,不是说王巨不尊师重道,生生将张载逼得辞官回乡吗?

看看,王巨如何尊重老师的。

然而只有几天,赵顼便接到司马光的奏折,说何谓崛起?王巨这分明是挑唆大家佼仿唐明皇,开起边事,贻误国家。又说王巨所做所为,郑白渠乃是筹备军粮产物,改革军器监更是为了开边之举。而其险恶用心,世人不知,却以为功绩。陛下,你难道不知道庆历之痛乎?

其实这时候赵顼开始正式对司马光反感了。

那怕高滔滔庇护,司马光在京城也进入了倒计时。所以接到疏奏,压住不报。

连说一声都没有说。

然而这消息让王巨知道了,不错,司马光确实是说中了王巨的内心。两世为人,一样的软,比着软,特别是宋朝,及是世界文明科技文化的巅峰,人口是西夏的二十倍,挤地皮可能是西夏的五十倍,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王巨能不思念汉唐的强盛?

但这个想法,王巨却没有说,只说了要适度的“浅攻”与“自卫反击”,这过份吗,即便范仲淹,也说了类似的话。而且王巨为了怕麻烦,一直将他心中的梦想隐蔽起来,包括大顺城之战,不过夺了一个疆砟堡,那时如果他一心劝说,蔡挺能不能不同意他顺势拿下金汤城或者是白豹城?

不过赵顼不发,王巨也不好辨,于是王巨写了一封信给韩琦,韩公,当初是你提议主持了郑白渠,如今郑白渠得功,百姓对你万分感谢,此乃千秋万代之功业也。然而现在司马光却说,郑白渠乃是筹备军粮之举,误国害民。韩公,小子真不明白,韩公能否赐教?(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