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九十七章:登陆日(三)(2 / 2)

当然,他们的请求被慷慨的接受,只是能否得到重视则是另外一回事了。</p>

“我们都知道德国人制定了一个《海狮计划》,不难猜测里面的内容是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和对制海、制空权的争夺与控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闪电战这个陆战理论都与这两个计划不相干。怎么能够用来做比较呢?这就说回了本人反复强调的内容:闪电战理论作为单一的战略战术而言是不能够用上述两个计划来做评价标准的。”</p>

“德国人的闪电战已经被确定是无可披靡的,但请不要忘记他们军队的核心战役法思想也是闪电战理论。这样一来,陆战性过强的缺点就暴露无遗了。一个陆战性过强的战役法理论指导下的军队必然会在部队装备研发和兵种战术运用于研究方面产生一定的倾向性。以德军在过去的大战中的情况为例,德国空军无论是从机型设计上来说还是从空中战术设计上来说大多都是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行动所设计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现代战场上流行的对敌火力增援与压制。这样的空军更多的时候是伴随地面机械化部队在作战,自身的战略任务延展性大大受限,成为地面攻击行动的配合者。与法国将坦克配属于步兵部队相对应的,德国人将空军、海军部队配属给了陆军,以加强闪电战实施时的纵深压制与支援能力。因此,德国空军更像是战术支援空军而并没有能力担任战略任务。这一点在“鹰”计划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p>

“鹰计划则是大规模战略轰炸。这一点已经不用再补充了。至于德国海军,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对潜艇部队发展的过分重视使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发展形同鸡肋。”</p>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以闪电战理论为主要战役法指导下的德**队出现了两大‘短腿’兵种:海军和空军。严重的‘偏科’致使德**队失去了近现代战争几大交战方式的发动权和主动权: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制海权争夺、大规模战略空袭。由此看来所谓的《海狮计划》无疑是在画饼充饥。”</p>

全场几乎是静悄悄地,他们专注地看着演讲台的博士。</p>

“如果说到这里还有先生感到不理解,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海狮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记得以前有同僚得出如下结论:‘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障三个德国陆军师对英国发动渡海登陆作战。’我结合防御纵深深度和防御纵深上配置的兵力类型及其特点重新对此结论作了评估。结果是惊人的:德国海军最多能够保证一个半的德国陆军师在英国海岸展开登陆行动,而且登陆作战的失败率为100!损失将会包括参加登陆作战行动的三个德国精锐陆军师、德国海军大部、空军单位多个。”</p>

“判断理由再显而易见不过了:当陆战理论上的纵深概念转换到海洋上时。其实际纵深至少是陆地国土防御纵深的数倍以上。进入此种纵深深处或者穿越这个纵深防御带的难度要比陆地上大数百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英国的国土防御纵深并不是靠广袤的陆地国土面积来维持的,而是靠英吉利海峡和大英帝国皇家海军。英吉利海峡和皇家海军舰队,多么强大的一个反登陆战组合。”</p>

“一个自然力量和一个人为力量合二为一早就了德国陆军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保障,德国陆军就算再精锐也无法保障自己在渡海时的安全,如果发动《海狮计划》,达成突然性根本不可能。如果英国皇家海军倾巢出动在海面上劫杀德国的登陆舰队,结果是灾难性的。光从这一点上来看。德军想要实施《海狮计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p>

“就算我们假设德军最终又一个半师甚至是两个师度过了英吉利海峡来到英伦三岛东岸,结果也不会有利于德军登陆部队。就算英伦三岛1940年法国战役时所有部队都在法国与德军交战,本土一个兵都没有。1登陆区不可能太大所以每次投入登陆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个营,对方兵力则是登陆兵力的两三倍。由此可见德军甚至连在登陆场上立足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提巩固扩大登陆场迎接后续部队的到来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勉强占据了登陆场后续部队的补给运输通道保障问题也不是德国海军所能胜任的。”</p>

“无论如何评价猜测中的《海狮计划》,最终的结果都是德军登陆部队在英联邦部队海陆空三军尽占优势的联合打击下全军覆没。”炯炯有神的双瞳扫视下方,博士对自己的判断感到非常有说服力,他微笑了一下:“可惜以上都是建立在猜测的数据,如果情报部门能够传来更加详细的情报,那么判断会更加严谨一些。”</p>

几乎每个人都献上了热烈的掌声,他们已经提心吊胆多日,现在这位有权威的博士站出来说话,判断自己的敌人登陆的可能性不大,他们怎么能够不松了一口气呢?毕竟长期遭受轰炸下的英伦,可以说实在是太虚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