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一百零五章:正在改变的局势(一)(2 / 2)

攻占迈基利后,隆美尔就命令部队:不许休息,不得打扫战场,全速向托卜鲁克要塞挺进。托卜鲁克是昔兰尼加最具战略意义的港湾,对隆美尔来说,占领托卜鲁克,就获得了良好的补给基地。对英国人来说,若丢掉托卜鲁克,就很难挡住隆美尔乘胜攻入埃及了。</p>

托卜鲁克要塞不愧被英国人称呼为“敌人的肉中刺”,该要塞的防御工事是意军构筑的,十分坚固。驻守在这里的英军共计6个步兵旅,4个炮兵团、2个反坦克团,共3人。</p>

在所有军事观察员以为隆美尔很难拿下托卜鲁克要塞打开通往埃及的大门时,不得不说上帝保佑隆美尔,他的元首鉴于进攻不列颠的战备已经充足,从地中海向隆美尔输送了两百辆实验型的黑豹坦克以及相关的实验型轰炸机。</p>

有了强大的装甲力量和航空部队,对于隆美尔来说并非只是如虎添翼那么简单。这位已经渐渐有“沙漠之狐”美称的将军,他再一次表现出其不输于名将潜质的部署和调配能力,利用强悍的轰炸机制和灵活的装甲部队撞开了通往埃及的大门。</p>

控制苏伊士运河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以及相关轴心国来说可谓意义重大,甚至说可以左右整个战争的胜败都不为过。</p>

在意大利海军和德意志的海岸巨炮威胁下,盟国特别是英国尝试几次硬性突破遭到惨重损失,由于先前损失太多惨重盟军也无法快速地组织起兵力从陆地上夺回。英国失去了“输血管”,他们称之为“女王皇冠上的珍珠”的印度,这个支撑英国各方各面命脉的亚洲殖民地,它难以快速地向本土输血了。</p>

“女王皇冠上的珍珠”,这里的资源短时间内无法经由苏伊士运河通过,他们只能选择从凶险的博望角等航线前往欧洲,然而等待他们的将士恶劣的天气。</p>

非洲战场的战事与不列颠之战是息息相关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局部,不管是从实际上还是政治意义上。也正是看到德意志第三帝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让盟国特别是英国难以从这条运输,对印度支那垂涎已久的日本再也无法忍住诱惑行动了。</p>

鉴于在柏林的大岛浩一直无法与德意志的元首取得联系,日本当局思量良久后打算以局部指挥官做为打开局面的契机。</p>

远在柏林的大岛浩频频寻找有着良好交情的将领,旁敲侧击德意志第三帝国对于日本向南亚特别是印度支那进军的态度。他十分想知道德意志的将领们对日本的感官,从而判断到底有没有结盟的可能性。而透露日本有向南亚进军的消息无疑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如果德意志的将领们表现出惊讶且抗拒的姿态,那么说明日本再无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结盟的可能性。</p>

其实包括大岛浩在内的很多日本人很难理解一点,他们不明白德意志的元首在思考什么,在如此的世界局面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必然需要在东方有一名盟友。这不但是分担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压力,还是对现今盟国最强有力的打击,毕竟欧洲列强在亚洲基本都有殖民地,让东方的一个国家加入轴心国进攻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将极度削弱盟友的持久战能力。</p>

现在,大川福康没有得到隆美尔的答案不得不追问:“难道我们不是友好的国家吗?我们进攻南亚可以减弱贵国的压力。在占领南亚后,我们还将与驻扎在印度尼西亚的贵**队一起负担起太平洋方面的海上压力。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极好的结果。”</p>

隆美尔笑得很矜持,事实上他也倾向于与日本进行结盟,毕竟亚洲方面日本的军事实力无法忽视,除了日本很难找出一个可以协同德意志共同威胁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国家。他甚至还觉得,再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在亚洲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将是德意志用来胁迫美国的最佳盟友。会有以上的想法并不是出自于凭空的想象,对世界局势有所了解的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美国不会沉默太久了,这个国家已经赚足战争灾难财,适当的时机到来时将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出来收获最后的果实。</p>

“我应该称呼你大川先生而不是富康先生。对么?”隆美尔缓缓地站起来,昂起的头颅显得有些……怎么说?是一种大**人的傲慢。是的,绝对是傲慢。他点头致意:“我的元首,他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计划。我可以透露一点,在那个计划中,日本将不会遭到忽略。”</p>

大川福康迷惑地抬起了头。</p>

“……事实上,在我的元首计划中,你所在的国家将作为重要的角色之一。”</p>

b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