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卿,你有何看法?”
反倒是在群臣中颇有影响力的叶向高都没有表示赞同哪一方的意见,令赵由校有些纳闷。
看来还是脱不开这潭浑水,首辅叶向高只得硬着头皮回答:“臣的看法与各位略有不同。这次变故主要根源还是在西北地区积弱已久,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据臣掌握的情况,现在西北地区除了丽山郡、以及秦暮接掌后的德川郡外,其他几郡局势都不容乐观,当地盗匪横行,社会治安依然十分严峻,百姓和商人反应强烈。
西北郡虽受卑匈人战乱影响较德川郡小,但却又受高山族势力的困扰,局势一直变幻莫测。自从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帝国对西北诸郡的控制微乎几微,整个西北地区也就缺乏有力的制衡,所以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也造成了西北局势一直不稳。臣认为此次变故也是秦暮不得已而为之吧。”
赵由校其实也知道西北地区目前的窘境,但战乱刚息,危险依然存在,没有一个能镇住局势之人坐镇西北,秦暮虽颇有才干,但毕竟太年轻,而且其忠诚度还有待考验,西北郡节度使这个职务一时还真难找出个合适人选来,当然还有天启皇帝不想设置西北节度使这个职位了,这个职位权力实在太大了,天启皇帝不想再养虎为患了。
叶向高不过是把事情的根源说了出来,至于怎样处理却避而不谈,牵涉太子和魏忠贤,他也有他的难处,看来还是得自己拿主意啊。
“嗯,目前西北地区局势不稳,但帝国也无一人兼任两郡郡守的先例,朕看就先由秦暮暂时代理西北郡郡守一职,待局势稳定后,在作商议吧。”
当朝廷的任命用快马传送到西北郡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天后的事了,接受了大小官员和地方士绅商贾们的朝贺,秦暮也定下心来准备改组西北郡地方政府和军队了,另外解决高山族人的问题也迫在眉睫,距离九月时间并不充裕,稍有松懈,恐怕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焦明还算知趣,知道自己在西北郡已经不会再有前程,很配合的辞去了银山府知府一职,收拾好多年来宦海生涯所收刮来的民脂民膏,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东海郡老家,看在他还算懂事的份上,秦暮也没有难为他,而那些不知趣的家伙,还想占着位置不松手,那就要慢慢的让监察部门的人来收拾他们了。秦暮的面孔上浮现出连诸葛放也觉得有些心寒的魔鬼般笑容。
虽然只是个代理郡守,但秦暮根本就没有想过还有谁能从他自己手中将西北郡这块肥肉夺去,即使皇帝赵由校也不能,它将会是秦暮扩张的最牢靠稳固的大后方。
军队的改组更是雷厉风行,由于原来的西北郡警备军军团长一职一直由孙得建自己兼任,而副师团长虽然不到四十五岁,但也在秦暮的“关怀”下,从与高山族人对峙的前线一回来,便退休返回老家养老去了。
至于基层的军官们秦暮并没有多大的调整,一个原因是他们只不过是执行上级命令而已,高层的斗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更何况孙得建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另外保持必要的稳定也有助于我更快的完全控制西北郡的局势。
秦暮命令原银山府的警备师团全部从驻防地返回府城,并撤消了李大胆德川郡第一军团第一师团师团长的职务,任命陈德明为第一军第一师团师团长,于飞副师团长。
李大胆为德川郡第二军团副军团长,至于军团长为秦暮本人,同时从原有的德川第一军团和德川守备军团抽一万人,和西北郡原有的九万军团,组建第二军团,驻扎在西北郡。
李大胆经过与秦暮的讨价还价,最终秦暮同意了他从原德川第一军团中抽调了部分中级军官加入第二军团,以加强领导,并可以在尽快时间内推开训练。
所有这一切,秦暮都在一个星期内完全解决,剩下的就是高山族人的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秦暮早已成竹在胸,至于成不成功,那就要看秦暮的口才表现和高山人有没有一个聪明睿智的领头人了。
已经暂时被秦暮任命为西北郡行政署署长的诸葛放紧跟在秦暮的身后漫步在银山街头,“大人,我看还是派部分亲卫队一起去吧,以防万一啊。”
“诸葛放啊,假如高岳族人真的要想对我们不利,去几百亲卫队也无济于事,反倒是增加了他们的疑心。我想他们也不会连条件都不没听到就翻脸吧,好歹我还是这一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我想他们也不会这么草率的。他们被约束在这大山里也够久了,难道他们就真的不向往更美好的生活?难到就甘于祖祖辈辈被困在这大山里无法发展?我想他们的领头人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的。”
秦暮谈谈地说道,现在已经把《金刚诀》练习第三层,已经是刀枪不入的秦暮,胆子也大很多了,这或许就是艺高胆大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