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受封刺史(2 / 2)

“朝廷特使?好,我马上就去。”一听到特使,张超立马精神起来,这是要升官的节奏啊。

简单收拾一番,张超走出大帐,率领众将迎接两位特使。

“皇帝有命,敕封广陵太守张超为豫州刺史……”一名太监扯着公鸭嗓子宣读到豫州刺史的时候,张超眉头一皱。旋即想到孔伷和孙坚。

“臣谢主隆恩。”张超在郭嘉的示意下接下圣旨,然后送走两位特使,遣散众将。只带着典韦、华雄、荀攸、郭嘉回到大帐。

“主公,董卓封你为豫州刺史,实是包藏祸心。此前孔伷战死,袁术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随后孙坚又战死。董卓见你兵力雄厚,故意将豫州给你。眼下豫州有两郡在袁术手中,曹操得兖州后,也在盯着豫州这块肥肉。此事需与荀彧相商。”郭嘉只能分析出各地诸侯现下的动向,他所擅长的是谋略与揣度人心。而荀攸也与他类似,却更多偏向于战略,战阵。所以,在天下大势上,只有荀彧才能够看得最清楚。

“是啊,董卓这是在给我下套。十八路诸侯联盟已经分崩离析,互相之间的争斗也告一段落。现在突然把我硬塞进中间,这是想利用我消耗其他诸侯的实力,再度引起纷争,以防有人做大。”张超脑中有着全局地图,虽然眼下只点亮徐州地界。但其他州界的划分,他也是看得清清楚楚,自然知道想坐稳豫州颇为不易。

“取豫州原本也在计划之中,但徐州与青州未取,冒然进驻豫州,恐有不便。”广陵郡是张超的大本营,郭嘉也不想轻易放弃。

随后,大帐便陷入寂静之中……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青州黄巾军降了。”站在一侧的典韦见没人说话,冷不丁嚎了一嗓子,把正在想问题的张超震得一愣。

“主公,此事说来话长,青州黄巾军现下归降,并非好事。”郭嘉见典韦提及青州黄巾军,便皱着眉头说道。

张超听了典韦的话,先是一喜。随后听闻郭嘉的话,立刻幡然醒悟,道:“唉!是啊,取徐州城,难啦。”随之,便将白天发生的事讲与众人听。

“呵呵,此乃天意,主公偶的佳人,可喜可贺。”郭嘉闻听,微微一笑,心中似是又有定计。“主公,青州黄巾军所信,天道尔。余众奉行太平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思想,此乃反汉。然今天率众归降,却并非是对主公,此乃华雄将军之威也。因华雄将军乃董卓旧部,而董卓火烧洛阳之举,与黄巾军反汉乃是‘同道’。故黄巾军统帅管亥、张饶率军降了华雄将军。”

张超闻言,恍然大悟。曹操当初只有万余兵马,却能够兵不血刃地降服几十万青州黄巾军,其中似乎就是因为信仰的缘故。在曹操任济南相时,曾毁坏刘家汉室的神坛,这种做法和黄巾军信奉的“中黄太一”是相合的,因而误认为曹操也是一个信奉太平道的人,竟天真地把曹操引为“同道”,企图说服曹操同黄巾军同心合力,推翻汉朝。

这,或许就是青州数十万黄巾军归降曹操的主要原因。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合作”。

只是,如今将青州黄巾军打怕的人换成华雄,而华雄又恰好被青州黄巾军误会为“同道”。所以,青州黄巾军便顺理成章的降了华雄。

“主公,嘉建议,可举荐臧洪为青州刺史,华雄、荀攸辅之,青州之患当可无忧。”张超对封官没什么概念,全指望郭嘉几人从旁建议。荀彧就曾说过,张超手下之人,只有寥寥几人可为封疆大吏。这主要在于个人的背景,臧洪与孙策尚可,其他人则略显不足。

“好,想必董卓还不知晓青州黄巾军归降的消息。即刻上表,请封臧洪为青州刺史。”张超当上一州刺史,自是有权利举荐,想必董卓应该不会拒绝。毕竟在别人眼里,青州百万黄巾可是块硬骨头,轻易没人愿意去碰。

“主公,此刻我军应按兵不动,急召荀彧、臧洪到此。一来等候朝廷敕封,二来规划下一步战略。”荀攸想到一些可能性,但他还是打算与荀彧沟通一番再做计较。毕竟在这一方面,还是荀彧比较擅长。

“好,今天到此为止,都散了吧。”张超刚刚被封为豫州刺史的时候,就听到系统提示。此刻见没什么事情,便将众将打发回营。

提示:受封为豫州刺史,等级提升3级,当前等级为10级,开启功能。

提示:提升为6级。(可探查到相邻州郡诸侯及下属详情)

下一步肯定要对豫州用兵,张超急切需要知道豫州周围各路诸侯的动向。原本他主升,是打算看到其他州郡兵力调动的情况。却不想,6级的居然连武将的信息也能够探查到,这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