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董卓之死(2 / 2)

此次听张超的意思,像是准备以一己之力与董卓死磕。这种自不量力的做法,顿时引起几方诸侯的讥笑。

其中最乐见其成的当然要属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他们正愁张超会借三州之地,趁势而起。却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张超自己却犯傻,叫嚣着要找董卓死磕。这不是明显给自己找不自在,纯粹的一个败家子。

至于此战的结果,就算是平民百姓都能看得出来。张超出兵绝无胜理,无非就是落得个劳民伤财的结局。

回到颍川郡许县。

这一天,荀彧与郭嘉联袂来访,张超想躲是躲不过了,只得出迎。

“主公,你发布檄文通告天下。此事唯一的好处,就是与董卓划清界限,避免由于多次受封,被人划归到董卓一方。可坏处也很明显,此檄文一出,则我军现在就要整兵备战,随时出征。此事万万不妥,请主公三思。一来青州刚定,兵卒未练;二来我军倾巢而出,青州、徐州、豫州如何防守;三来此去长安路途遥远,所耗粮草极大,运输线过长,恐遭人所劫。如此种种不利,冒然出兵,我军必败。”郭嘉见张超已将此事做绝,便只得把出兵的利弊分析一遍,讲予张超。

“主公应是料定董卓近日必亡,所以才以此檄文为借口,与董卓划清界限。在下见主公这几日并没有任何调兵迹象,此应为瞒天过海之计。”荀彧见识极广,只从张超一些细微的表现,便推测出事情的真相。

“什么?”郭嘉一愣,也是明白过来。遂摇头苦笑,看着张超,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由于死忠这个枷锁在,令郭嘉不会去违背张超的命令。所以他一直将心思用在如何防御袁术与曹操两方的威胁上,同时还要兼顾调动大军攻打关隘、城池的事宜。是以,他完全忽略了张超糊弄人的可能性,着实被张超坑了一把。

“嘿嘿!知我者,荀彧也!发布檄文那日,我夜观天象,料到董卓必亡。所以匆忙拟定檄文,与董卓划清界限。如此,我才能够心安理得的享有封赏。”张超干笑两声,歉意地看向郭嘉。

“主公,坑吾不浅啊!”郭嘉仰头灌下酒水,苦笑不已。

“请奉孝勿怪,我这也是怕消息走漏出去,不得已而为之。”张超现在下属众多,若他告知郭嘉,而郭嘉若与孙策等人谈及此事。则势必会引来一些不好的猜测,毕竟孙策及几位江东将领都非他的死忠。若有异变,则忠诚度随时都会下降。

“报!主公,长安传来消息。司徒王允与奋武将军吕布,已合力诛杀董卓。”传令兵恰好在此时赶来禀报。

“主公观星之术实乃鬼神莫测,吾等拜服。”荀彧和郭嘉先前在孙坚之死上,还略有怀疑。如今张超再次预言董卓之死,并提前定下瞒天过海之计。顿时让他们再不怀疑,心中亦满是惊叹。

“此消息绝不可泄露出去,谨记!下去吧。”张超严令传令兵不得泄露,便示意其退下。

“二位不必如此惊讶,我只是学到一些皮毛而已。略懂,略懂。”张超见到一向万事处变不惊的荀彧露出惊讶之色,心中大感满足,脸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还请文若与奉孝为我保密,此间还有一要事尚未办妥。若此时泄露出去,则事不可成。”

“是,主公。”荀彧与郭嘉闻言,齐声应诺。也没有再去问张超所为何事。

与此同时,得到董卓毙命消息的各路诸侯尽皆傻眼,齐齐腹诽张超的狗屎运。若是董卓再晚死几天,张超劳师动众之下,必然伤筋动骨。

荀彧与郭嘉刚要起身告辞,传令兵忽然再度返回。

“报!主公,城外有一队兵马已至城下。”

“有多少人马?”

“目测有两千左右。”

“哈哈!文若、奉孝随我前来。我等的贵客,到了。”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