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西蜀变乱(2 / 2)

而刘表却率先加封手下大小官员,几乎是一个不落,雨露均沾。顿时令拥护刘表的人,变得更加忠心。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刘表确实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但却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外的不足,亦可以称之为“乱世之庸才”。

刘焉病死,益州牧空虚。刘表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加封手下官员诸葛玄为益州刺史,准备将益州掌握在手中。

生死攸关之际,刘璋即使再软弱无能,也不打算坐以待毙。便自领益州牧,以抗朝廷任命。

刚当上益州刺史的诸葛玄也非寻常之人,作为诸葛亮的叔父,能够被刘表看重,可见其颇有本事。他见刘璋拒不认命,便使计谋策反刘璋部将沈弥和娄发,想以武力夺取益州统治权。

不过这中间还是出了岔子,刘璋不知何时联合益州本地豪强赵韪(wei),突然反扑,竟一举扫平内乱,斩杀沈弥、娄发。

诸葛玄见动武不行,便准备从其内部分裂。遂上书刘表,提议敕封刘璋为益州刺史,封赵韪为征东将军。

在东汉的将军封号中,分为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征东将军属于重号将军,在朝廷中也是重臣才可担任。

以赵韪的身份,按理说,怎么都和征东将军搭不上边。但就是因为诸葛玄这一个提议,却让赵韪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

诸葛玄的这个计谋,实际早有前车之鉴。早先同处冀州的袁绍和韩馥,便是在讨伐董卓之时,袁绍自领车骑将军取代州牧韩馥。还有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同样是身为奋武将军的公孙瓒取代了州牧刘虞。

一飞冲天的赵韪同样不甘寂寞,刚刚剿灭沈弥、娄发叛乱,便有心取刘璋而代之。只是,刘璋虽无能,却不代表其手下无将。益州内有主簿黄权出谋划策,外有张任领兵拒敌。赵韪手下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能人,很快就被张任率兵镇压。

至此,益州牧这个位置便被刘璋坐实。刘表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力对西蜀之地用兵。他号称麾下精兵十万,但那些都是精锐水师。若是用来和刘璋的叟兵对战于山高林密之地,绝对是赔得老婆本都不剩。

西蜀之地没了指望,刘表又将目光转向江东。

这时的江东,早已被孙策、周瑜打下大半。刘备这个名义上的扬州刺史,身边只有关羽、张飞二将。况且手下兵士大多是其从平原县带来的步兵,不服水土,战力大减。此消彼长之下,对上周瑜率领的水军,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便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回襄阳。

对于打败仗的刘备,刘表更对其轻视,便将刘备派去上庸做了太守。

说来也巧,同样在益州撞了一头大包的诸葛玄。在退守上庸后,便被刘表安排在这里担任主簿。

两个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在此相遇,遂引为知己。相互扶持之下,在上庸慢慢休养生息,以图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