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老爹的坑(2 / 2)

红色精英 葬寒心 0 字 2022-09-15

“陆先生,欢迎您回国,”就在波罗乃兹逃走之后,围过来一群人中,一个戴着黑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家伙走过来,径直走到陆寒面前,对挡在前面的费纳耶娃视而不见,只是看着陆寒微笑道,“我是赵真远,您叫我小赵就行。”

“你好,”陆寒的面色很平静,他上下打量对方一眼,与对方握握手,说道,“赵真远同志,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先生是要回哈尔滨吧?”赵真远微笑道,“是这样的,我们已经在绥芬河等候先生将近一个礼拜了,上级领导同志给我们的命令,就是在陆先生过境之后,护送先生返回哈尔滨。”

陆寒默然点头,什么废话也没说。

他不可能知道这个赵真远是什么单位的,但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在远东搞风搞雨的事情,已经传回国内了。怎么说呢,并不是陆寒高看自己,而是他在远东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在那边的地位,都决定了国内这边的相关部门,不可能对他等闲视之。至关重要的一点,陆寒如今的国籍还在这边,老爷子也住在这边,如果可以的话,陆寒倒是不介意换个国籍,可想想老爷子那脾气,估计他是不可能在晚年再把自己弄成俄国人的。

陆寒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如果没猜错的话,所谓的老爷子病重应该是个假消息,目的当然是为了诳他回国,甚至,这件事里还有老爷子心甘情愿的配合,以他那种老顽固的思维,这种事他绝对做得出来。

在目前的苏联,陆寒能为国内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看着有些操淡,可认真细想起来,他能做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目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非常恶劣。就在不久前,美国推动联大发起了所谓“万国制裁中国”的决议大会,在这一轮有200多个国家参与的投票中,竟然有21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23个国家选择了弃权,仅有巴基斯坦和古巴投了反对票。毫不客气的说,这一次的投票,揭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全面失败,也预示了,在美苏两级争霸的局面瓦解之后,中国可能面临的更加糟糕的外部环境。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就是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在这种外交政策的支撑下,中国历来就是在美苏两级之间左右摇摆,跟任何一方靠的都不是很近,但也都不是很远,如此一来,无论与任何一方发生龌龊,都可以选择倒向另一边。但是现在呢?苏联老大哥明显不行了,包括戈氏和改革激进派在内,这些家伙都开始选择向西方世界靠拢了,美国没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终于能够腾出手来收拾中国这个次一级敌人了。所谓的“万国制裁”,不过是美国人做的一次预演,一次尝试,一次试探而已。

就目前来说,中国对苏联的态度其实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国内不希望苏联垮台,至少不希望这个国家变得四分五裂,从而任由美国人一方独大。另一方面,国内也不希望苏联继续强大下去,继续把持着地缘政治中“一哥”的地位。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对人言的方面,那就是国内希望能够从苏联的混乱中,尽可能多的捞取一些好处。

但是,因为历史性的原因,再加上苏联此时国内的舆情普遍偏向西方,中国很难在苏联国内打开局面,尤其是难以找到一个可靠的代言人。

从根本来讲,陆寒并不适合充当这个代言人,毕竟从身份上来说,他受到的限制太多,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这个不是最佳选择的对象,也只能被拎出来用一用。

陆寒能把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想明白,也正因如此,他才感觉特别的郁闷。

赵真远给陆寒准备的车,是一辆大屁股的北京吉普,也就是中国版的切诺基。除了他坐的这辆车之外,随行的还有六辆军绿色212吉普车,七辆车清一色挂着军方牌照,从绥芬河出来,一路上就没有稍停,直奔哈尔滨。

沿途经过的每一个村镇,陆寒发现都有交警在封路,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保障他们这个车队可以畅行无阻。这个迹象在进入哈尔滨市区后表现得更加明显,车队走过的街道,连一辆车都看不见,而且每个路口都有几位甚至是十几位交警守候着。

压力很大,这是陆寒唯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