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外交战线(2 / 2)

首先,大使馆的一切皇帝陛下都会注目,那就是说,他们的工作皇帝陛下很关注。这意味着出了成绩能得到认可,有功则赏,这虽是铁律,但世间多少煳涂官,功过不分,赏罚不均,实在让人蹉跎一生。可皇帝陛下对于功过的信誉,那是天下皆知,向来是大方又公平,能得皇帝陛下关注,自然是万事大吉。

其次,虽然大使馆的级别待定,但绕开礼部鸿胪寺的权属对皇帝陛下汇报工作,那显然是说明级别极高,优先级靠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更是十分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今日……让陈渐鸿碰上了!

“学生……学生……万死不辞!”陈渐鸿深唿吸一口气,这才稳住话语,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夫之。

王夫之看着陈渐鸿惊喜得极力克制自己的心境的情绪,感慨万千,得知任命的时候,他又如何不是这样的激动呢?

“忠诚于陛下,为帝国效力,万死不辞!”王夫之拍了拍陈渐鸿的肩膀,道:“准备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早朝之中,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缓步走上金銮殿,这是他作为朝鲜使臣出使的日子。

这是大明三月二十三,是每月一次早朝的时候。

皇帝陛下登基以后,干得动作最快的,就是宣布“修订早朝条例”。天子一言,威严无限。早朝的规制也迅速依着朱慈的意思修订完成。

但皇帝之间显然也是有极大不同的。

如果是崇祯皇帝或者其他前几位皇帝,恐怕一点动作下去,朝臣们就扑上去,以恪守祖宗成法为名怼回去了。

但朱慈显然不是一般的皇帝。在数年持之以恒的引领之下,朝堂务实风气渐重,皇帝陛下篡改早朝条例终于未在引起剧烈反弹。

于是,原本需要天蒙蒙亮就早起的早朝一直到早上九点多,还在聚集之中。

鸿胪寺少卿丁琨打着哈欠,看向紫禁城宽阔的广场,目光落在了前面的礼部侍郎乐清儒的身上,悄然整了整衣冠,调整了一下队伍,跟了上去。

他的一旁,中书舍人王夫之缓缓走了过来。

见王夫之来此,丁琨连忙打着招唿:“王……王大使,久仰久仰。大使来的真早呀。”

“不早不早。眼下,按照新法算,这都九点五十了吧。八点半上衙,这都快一个时辰过去了才赶到,在下还怕迟到了呢。”王大使显然就是王夫之了。已经得到任命的王夫之虽然职位没有公布出去,但丁琨身为外交系统里的中坚官员,如何会不知道?

王夫之之前中书舍人位在八品,眼下改任驻日大使,官阶未定,故而也依旧只是八品。丁琨身为鸿胪寺少卿,虽是从五品,看下王夫之,却依旧止不住的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