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创造历史(2 / 2)

郑森作为暗哨,也配备了一个,就挂在树上,缩在温暖的睡袋之中。睡袋是浅绿色的,与大树融为一体。若是不仔细看,完全瞧不出这里还有一人。

“确定,明人停止操练了吗?”

迷迷糊糊间,林凤听到了一句话,整个人惊醒了。但他又不敢动,生怕惊动了对面。他万分懊悔自己竟然在温暖的睡袋里这么容易就睡死没发觉有人进来,更是惊喜自己似乎听到了什么机密。

只不过,听完了机密,林凤显然就不再觉得自己这是惊喜了。

完全就是惊吓!

“行动?”林凤目光大瞪,竖起耳朵,不敢落下一个字。

树下,两名萨摩藩家臣不会想到自己亲自前来探查会被泄漏。事实上,行动即将开始。这个时候就算泄漏似乎也没什么紧要的。

桦山久守与山田有荣在山坡上继续打量了几眼中国城以后,悄然离开。

树上,林凤几乎顾不得自己的睡袋,如猿猴一般迅速下了树,撒腿狂奔,在半夜的时刻,喊醒了睡得死沉的郑森。

“少主,不好了。日本人盯上我们了,他们说什么行动,分明就是针对我们。而且,以为我们已经停止了训练!”林凤显得十分紧张,前言不搭后语。

惊醒的郑森皱着眉头,感觉颇为不悦。但起床气很快就在劲爆的消息面前全部散去。万万没想到,日本人竟然这么快就盯上了他们,而且看起来动作还不小。

他们并不知晓琉球发生的变化,只是身在他乡,又心怀保护。闹事持金,便是身怀原罪。更何况持着黄金的看起来还是一个毫无反抗之力的幼童。

“别急,别急。有我在,日本人还猖狂不了。过不久就要与日本人对付,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怎么,想在日本人身前丢人现眼吗?冷静下来,将听到的消息再复述一遍。”激将法挺管用,郑森一语落出,果然便让林凤深呼吸一口过后,冷静了下来,开始陆陆续续今日听到的消息一一道出。

“地图!”中国城条件不佳,还未准备好沙盘,只有一张草草绘制的地图,是郑森亲手制作的心血。

萨摩藩给郑氏准备的中国城地方不佳,从好了说,是海景房,度假圣地。可往坏了说,这就是一处绝地。

三面环海,堵住一头就没得跑了。

当然,这个位置如果在郑芝龙还在的时候,其实是颇为不错的。

郑芝龙打算等有余力,在这里新开一个港口,到时候战舰直接可以停泊,炮舰炮口的射程之下,就是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只不过,眼下留在日本的只有一些火力微弱的运输船,连外出都需要护送。

郑森的目光在土地上不断逡巡扫视,最终将地方落在了串木野上。

“串木野……”郑森喃喃地说着。

行军打仗不是小事,对于郑氏而言。小规模的劫掠根本就不用担忧,随便出一队护兵就能把人拿下。开玩笑,他们可是有铁炮的。敢开枪,就不是那些提着武士道的日本矮子可以抵挡的。

所以……想要对付郑氏,一定要调集足够的人手。如果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人数的数量可以降低一点。但如果是一群乱民,那数字定然必须达到五倍的人数,也就是到三千人的规模。

想要让三千人冲进中国城抢掠,那绝不是说在人群里放几个谣言,鼓动鼓动一群愚民或者狂热武士就可以做到的。

至少,他们要经过一定的组织领导。

那么,能够容纳三千人组团的地方就只有串木野这里了。

串木野是一处小城镇,也是唯一可以提供三千人口粮的地方。

“少主……怎么办?”杨朝栋听闻了消息,赶了过来。

他比起林凤而言战争经验更多,这个时候已经针对完毕,带着手下两百多人列队等候命令。

一旁,林凤见了杨朝栋的动作以后,也是如此。

五百余人被从深夜之中喊醒感觉纷纷唉声叹气,以为恐怖的操练重新开始。这是郑森从大明官军里学到的法子,深夜紧急动员,检验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我考虑了很久,事实上如果真的有组织的抢掠来临要如何应对,早在建立护卫队之前就想过。本以为,这种事是杞人忧天。但事实证明,遭遇过流星雨的杞人考虑是对的。我们有这足够的幸运,或者说,有这足够的考验,来检验兄弟们的战斗力。”郑森平静的话语里露出了杀气。

“日本鬼子居心叵测非一日两日之事。这世上,从来就只有千日做贼的事情,绝无千日防贼的事情。对于日本人,历数古今典故,我算看明白了他们骨子里的脾性,那就是:欺软怕硬。眼下有这胆量来,分明是觉得可以抢走我们的一切。想要组织抢劫犯的野心,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郑森目光森然,话语亦是杀气腾腾。

众人听出了意思,哗啦啦地挺身:“请少主发令!”

“请少主发令!”

“请少主发令!”

……

郑森不愧是一代枭雄,此刻闻言,重重握拳,道:“杀他一个人头滚滚!主动出击,打疼日本鬼子,让他们知晓厉害,再逼退他们。等这一回过渡期完毕,我郑氏的船队主力回到萨摩藩,谁还敢碰我们?就是那幕府将军,也要再三掂量清楚分量!”

“喏!少主,何时进攻?”林凤目光灼灼,心情火热。

“传令火头军,立刻准备干粮热水。传令全军,吃饱喝足,一个小时后,夜袭串木野!”郑森年轻气盛,被日本人再三撩拨,就算是泥菩萨也冒出了火气。更何况还是有组织的抢劫,那几乎和战争没两样。

他万万不会想到,自己一个简单的想法,会引发怎样的滔天巨变。更是青史留名,成了后世无数人考近代历史的考点……rw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