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堂弹劾(2 / 2)

浓浓的阴影笼罩在百姓们头上,一没听有外敌入侵,二没听哪个地方造反,为何京城无缘无故开始戒备森严了?看这架势,分明是要打仗了呀。习惯了天子脚下安逸舒适生活的百姓们,在沉闷的气氛中疑惑着,他们忽然感觉到了战争的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华朝的军队要跟谁打仗,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p>

就在百姓们为京城内忽然增多的军队惊惧不已时道从皇宫出的布告,将京城内的紧张气氛再次升级。</p>

“敕命:金陵府尹陈久霖,治下不力使城内命案频,盗贼猖獗,百姓惶然上特旨,革其金陵府尹一职,打入天牢,着刑部问罪理寺会审。即日凡京城四门之内,一更三,至五更三实行宵禁,全城无论官员百姓,犯夜即鞭笞二十后入狱。钦此。”</p>

这一道布告出,如同在平静的湖泊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整个京城人人皆惶。百姓们关上家门议论纷纷。</p>

“命案频,盗贼猖獗?……没这么严重吧?咱们天天待在京城里听生过什么命案呀,盗贼更连影儿都没见着。”</p>

“是呀这世道确实艰难,但也没布告上得那么邪乎吧?好好的还宵禁以后咱们晚上串门子都不行了,咱京城可有好几十年没宵禁过了,开春的时候突厥大军南下,连下数城,眼看就快打到京城了,皇上都没下旨宵禁呀……”</p>

“你们懂什么?这布告里有文章呀。府尹陈大人被撤,什么命案,盗贼,那只是做给咱百姓看的借口,我估摸着朝廷里最近可能要出大事,没瞧见满城的军士吗?看样子这是要打起来了……”</p>

“啊?真的?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可都是本份的百姓呀。”</p>

“乱世之人,命如刍狗,咱们还是好好活着吧,不该咱们操心少瞎想。”</p>

“唉……”</p>

百姓尚且如此惊惶,京城的官员们就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了。</p>

能在京城里当官的,都不是简单角色,皇上的那道布告,他们第一眼便从中看到了蹊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感到惶然。</p>

所谓“命案”,“盗贼”云云,自然是骗不了明眼人的借口,关键是这道布告的背后,皇上究竟有何用意,调兵入城,实行宵禁,将陈久霖撤职查办,在某些心中有数的官员眼中,皇上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了一个足以震惊朝堂所有官员的态度。</p>

皇上,要向潘尚书动手了——</p>

---——--——-</p>

布告公布的第二天早朝,注定是一个令群臣头晕目眩的日子。</p>

按惯例山呼万岁后,群臣各自排班站好。由于近日京城内气氛紧张,阴云密布,群臣们心中惴惴不安,所以当皇上身边的黄门手执拂尘,高喝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后,群臣们却没有一人出班奏事。他们有一种预感,今日的早朝,主角另有其人。</p>

是的,主角确实</p>

人。</p>

等了许久之后,方铮不负众望的越众而出,一脸平静的跪奏道:“微臣有本要奏。”</p>

皇上清冷的声音远远传来:“准奏。”</p>

方铮朝着文臣列班最靠前的一个空位置看了一眼,然后笑了笑。</p>

那个位置是潘尚书的。如今潘尚书以年迈病重为由,辞了朝务,安心在家养病,所以朝班中属于他的位置便一直空着,没有哪个大臣敢站在那个位置上,那是潘尚书在朝堂中摸爬滚打三十多年才站上去的位置。</p>

方铮收回了目,低下头恭声奏道:“微臣弹劾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成国公潘文远。”</p>

潘文远,是潘尚书的名字,个名字已有多年未被人提起过了。满朝文武都称他潘尚书,潘大人,潘太师,老大人,或直接称恩师,就连皇上,也以“老尚书”称之,从未直呼其名。</p>

方铮这句话出口,满朝文武顿时惊呆了。</p>

朝堂博弈,向来都是幕后操作,暗i使。大臣之间便是有天大的仇怨,表面上仍保持着一团和气,演给皇上看,演给别的大臣看,甚至是演给对手看。绝少有这样撕破脸皮直接在金銮殿上弹劾的,如果哪位大臣这么做了,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失去理智了,二嘛是他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有把握将罪名落实在被弹劾的人头上,否则没人会这么做。</p>

方铮只是个五品闲他弹劾的,却是执掌吏部三十年,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手遮天,并且兼为太子恩师的潘尚书。</p>

群臣们面面相觑,心中都存同一个念头子疯了吗?或,这是皇上要向潘尚书动手的一个信号?</p>

金銮殿内鸦雀无声,群臣们的心提得高,大气都不敢出着接下来的事态展。</p>

良久,皇上的声音远远传来:“方爱卿详细奏来。”</p>

方铮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当着群臣的面展开,逐字念道:“……微臣弹劾潘文远之罪状,其罪有十。一,欺君罔上,陷害忠良三,贪墨受贿,结党营私五,图谋不轨……”</p>

一条条罪状直指潘尚书多年来犯下的累累恶行,满朝文武表情震惊的看着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跪在金銮殿光滑的金砖地板上,面色从容,声音平淡的念着潘尚书的罪状。</p>

“简直是一派胡言!”</p>

方铮控诉潘尚书的十条罪状还没念完,有人便忍不住出班斥责了。</p>

话的人是吏部左侍郎江中成,潘党中的死忠份子,杀手哥哥因为杀了他的儿子下了大狱,后来又被方铮救了出来,所以朝中与方铮结怨最深的,除了潘尚书,就是他了。</p>

方铮手中奏折展开了一长列,正念得摇头晃脑之时,忽然杀出个程咬金,于是很不高兴的抬头瞪了他一眼,“哎,懂规矩吗?我还没念完呢,你窜出来干嘛?再了,谁给你的权力让你出班奏言不用下跪的?我跪着是向皇上跪的,你这么站在我面前,满朝文武还以为我向你下跪呢,怎么着?你莫非认为在这金銮殿上,有资格受大臣们的跪拜?”</p>

方铮这话得有些严重,古代律法里,有一条很重的罪名,叫“逾制”。逾制不光是指官员百姓在服装,住房,车辆,用品等方面出自己身份所允许的范围,其中还包括“僭礼”这一条,所谓“僭礼”,就是官员百姓接受了不符礼制的行为。江中成现在犯的,就是礼。</p>

江中成一听脸色便了白,再一看自己所站的位置,正好挡在皇上和方铮的中间,给人形成一种视线上的错觉,好象他正在受着方铮的跪拜。</p>

江中成忙不迭往旁边挪开几步,扑通一声朝皇上跪下,颤声道:“皇上,臣万死!臣是无意的啊!”</p>

皇上的脸色已布满寒霜,僭礼逾制,对皇族天家来,是最不能接受的挑,此罪等同于欺君谋反,方铮的几句煽动挑拨的话,真要追究起来的话,不定能将江中成置于死地。</p>

不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上自然不会因为这事问罪于江中成,冷哼了一声后,皇上道:“罢了,你有何事要奏?”</p>

江中成经过短暂的惊慌后,已恢复了镇定,闻言抬起头来,指着方铮道:“臣弹劾散骑常侍方铮构陷忠臣,颠倒黑白,君前妄语。”</p>

方铮闻言懒洋洋的翻了翻眼皮子,道:“敢问江大人,我怎么就构陷忠臣了?怎么就妄语了?”</p>

江中成冷笑道:“潘尚书为国操劳大半生,劳累成疾,这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们有目共睹的,你所的这些罪状,可有真凭实据?可有人证物证?皇上英明无比,岂会受你这人的蒙蔽?”</p>

着江中成指着方铮手中展开的一长列奏折道:“皇上请看,此人细数潘尚书的罪状,一条条一件件,得煞有其事,但他连手中的奏折都拿倒了,足可证明此人乃空口白牙,恶意构陷,望皇上明查!”</p>

满朝文武惊讶的齐声“嗯?”了一声,纷纷朝方铮手中望去。</p>

方铮低头一看,靠!还真是拿倒了,十条罪状都比较简短,方铮随便看了几眼便记住了,当着群臣的面掏出奏折念,无非就是摆个样子,显得郑重其事而已,没想到拿倒了,给了江中成攻击他的借口。</p>

恼羞成怒的狠狠合上奏折,往怀中一塞,方铮梗着脖子大声道:“……拿倒了怎么着?我读书认字就是倒着看的,不行吗?我事先就背熟了,不行吗?这事儿还拿出来,你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p>

“皇上!臣再告方铮君前失仪,辱骂大臣!”</p>

“靠!有完没完,来劲了是吧?信不信我扁你?”</p>

“皇上!臣再告方铮恶意威胁大臣,意欲行凶!”</p>

“你以为就你会告状?我也会!皇上,微臣告江中成在大街上调戏老太婆!那老太婆八十岁了,他居然下得去手,微臣乃是亲眼所见,禽兽不如啊……”</p>

“胡……”</p>

“…………”</p>

“…………”</p>

一场你来我往互吐口水的朝堂扯皮,在满朝文武百官惊愕呆楞的目光注视下,正式开演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