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出 苏松巡抚(1 / 2)

明流 伏白 4666 字 2019-09-21

 本章节来源六九中文 www*69zw*com请到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这些时日,在松江府和苏州府流传着种种传闻,言道倭寇即将攻打松江苏州二府,言之凿凿,使人惊惧万分。不少小商贾,都开始收拾家当,投奔他处。

然而,相比这个传言,另几条消息当真是在士林引起莫大的轰动。那就是民间突然流传着苏州知府陈洪谧和松江知府方岳贡的种种贪墨受贿行径,有明一朝,类似书帕火耗之类的贪墨手段几乎就是公开的潜规则。但大家心知肚明可以,真要说出来,尤其是在民间流传,可就决然不会沉默。

且不说政敌言官们会趁机攻击,单单这些行为对官员自身的威望和名声,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身,所以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平民民意最看重的一个朝代。

上有登闻鼓可以诉达天听,下有各地御史言官监听民声。虽然在某个时期,由于宦官专权,造成缇骑四布,但总的来说,整个民间社会的氛围,还是非常宽松的。

最让士林哗然的是,竟然有谣言传说,这次倭寇骚扰松江苏州二府,就是串通了二府知府。作为交换,倭寇同时要帮助二府知府驱赶驻扎在宝山吴凇的四海总督兵马。

这种毫无根据的谣传,大多数人还是不信的。虽然驻扎在吴凇宝山的四海总督与二地知府间的矛盾日深,但总不至于会引来倭寇,要知道这样的罪名一旦被捅上朝廷,那可是死罪啊!绝对得不偿失。

不信归不信,但疑神疑鬼的人总是少不了的。加上那些受贿贪墨的行为证据十足,不少言官已经闻讯上奏弹劾。

松江府,方岳贡看着衙役们搜集来的一封封传言,气的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这是谣诼,这是无中生有,倭寇?我怎么可能串通倭寇?”

“大人。金山卫所发生骚乱,不知是谁在卫所里造谣,言金山卫千户郭达克扣军晌,且与倭寇勾结,计划让众营兵自投陷阱,送与倭寇为礼。”

“倭寇,又是倭寇。哪里会突然全冒出来?”方岳贡气的都快崩溃了,明明知道这就是中伤,可是舆论哗然,他纵有一口,对这捕风捉影地事情,该怎么分辨呢。

“大人。最糟糕地是。十几名德高望重地老卒前去质问郭达。却不想被郭达乱打军棍。押入牢中。现在金山卫兵情激愤。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恐会导致兵变。”

然而。正在方岳贡准备想办法时。亲兵传来地一条消息。瞬时让他崩溃。

“大人。边军来报。南汇嘴出现大量倭寇登岸。已经一路杀来。直扑华亭!”倭寇?真地有倭寇?方岳贡瞬间瘫倒。他清楚地明白。不管谣言有几分可信度。这下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与此同时。另一支数千人地倭寇从刘河堡上岸。避开太仓州。直扑苏州府府衙所在地长洲。陈洪谧气地大骂。太仓州镇海卫可是驻扎有三千人地卫所兵。为何连阻拦都不阻拦一下。长洲虽然也有四千地守城兵。但倭寇地战力。历来悍勇。仅凭这点弱卒。守不守得住此城。还真地很难说。

于是大量商贾开始逃离长洲。就连不少守城兵也开起小差。怎么也找不着人影。虽然还没有一个人看见倭寇。虽然还不曾听见哪里被倭寇烧杀。但谣言总是成倍地扩大。而越是摸不着地东西。对人们造成地心理压力。就越加恐惧。

这就是谣言。即使你明知可能是虚传。但仍然会被整个恐慌地气氛带动。从而变得恐慌起来。这种威力。不是几个明白人所能阻止地。况且。真正地明白人能有几个呢。

徐再生这些日特别忙碌,此刻坐在嘉定附近的营帐内,听取着各地送达的情报。

不错,近来苏州松江所有的谣言,全都是徐再生一手炮制。包括所谓的倭寇,也是徐再生最嫡系地部队所假装。

他的目的,就是取得苏松二地地实际控制权。如果没有二地作为发展,他的许多计划,必将因为制约而不得实施。再说很快就会和荷兰与郑芝龙展开博弈,如果没有稳定的后方,那他这次的胜算,真的不大。

或许这个计谋和浅显,明眼人很快就能看出里面的玄机。但这有什么关系,有些时候,简单地计谋,只要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么何乐而不为。

计谋成功的本身,不是因为计谋,而是计谋之外的许多东西。这次的计谋,只是个幌子,只是徐再生用以攫取苏松二地军政控制权的幌子。

早在计划实施之前,朝廷中需要打点的一切关节,已经送去无数的银两。而二地的卫所兵,也早就事先沟通过。作为回报,徐再生在取得实际军政权后,会把他们中地精锐纳入徐再生地新军,其他人则发送优厚的遣散费。

这些卫所兵,可早就对徐再生新军里地优厚待遇,垂涎三尺了。

当然,也有一些世袭武官拒绝合作,没有办法之下,徐再生只能让他们暂时消失。等一切成为既成事实后,这些人微言轻的武官,并不能造成多少实质上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徐再生明白。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刚刚入京时的孑然一身了。他拥有着此时明廷最精锐的火器部队,他拥有着强大的海上战力。而这些,就是他和朱由检要价的资本。

任何时代,你所掌控的力量,就是你赖以生存的资本。徐再生明白,崇祯并不是个昏君,他能看出这里面的厉害,从而最终答应他的要求。

苏州知府陈洪谧正要暴躁地命令关闭城门,禁止一切人员出入,亲兵却回报,那些逃离的商贾,全都喜笑颜开地回来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陈洪谧领着一干属僚。直奔城门,却见城门上,已经竖起个新的旗帜。金日银月。蓝底为衬,一切是那样的耀眼,一切是那样的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