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出 安南都护府(2 / 2)

明流 伏白 4065 字 2019-09-21

“另外,朕对报纸上所提到的糖水,还有那铅笔,尤其是那马车,极为感兴趣,命徐卿制贡,例送入京。”

曹化淳闻言,犹豫下回道,“不瞒皇上,老臣早就派人去苏州,令徐督师置办那些新鲜事物。老臣猜想,皇上一定会喜欢地。可是……可是徐督师却说……”

“徐卿怎么说?”朱由检好奇地笑着问道。

“徐督师说,他已对商贾们许诺,三年内不征税,不加任何官派。皇上如果需要,他可用递送给皇上的内帑税银,进行采购。臣派出的事官当即就责备徐督师,皇上需要的事物,你怎么能催三阻四呢!”

“嗯,徐卿怎么说?手机访问:wàp.16k.cn”朱由检更好奇了,连忙问道。

“徐督师说,皇上乃圣命之君,登基以来,无不以万民为念。臣正是秉持此念,恪尽职守。徐督师还说,皇上内帑皆来自于万民,本为皇上开支用度。如若有所需求,自可用内帑采购。如此,不仅利商利民,还使皇上的恩德,在民间被广为传颂。他徐督师不愿有损皇上圣威。所以……所以恕不从命!”

朱由检微愣半晌,才哈哈大笑着道,“好,好,徐卿不愧为朕之直臣,忠臣。不过立即快马通知徐卿,那内帑税银还是别动了。朕再赐他一枚免死铁券,命他帮朕拍卖。采办所需用银,就从这里面扣除。哈哈。从来没有想到,这免死铁券竟然还值一百万两白银,早知如此,朕早就挂牌售卖了。内库哪里还会如此艰涩。”

“皇上,那周家长子拿着拍得的免死铁券,已经到了京城。他要用免死铁券,换他父亲地性命。皇上你看,该如何处理?”

“这样!当然放人!如果不放人,朕地免死铁券,还会有人再买吗?”

“可是皇上。那周泰云杀的可是……可是田国舅家的一名表亲!”

“田国舅?田妃的哥哥?嗯,那是比较麻烦的,不过朕的免死铁券,也不能失信于天下人啊。这样吧,那周泰云免于一死,然他毕竟杀了人,证据确凿。着令赔偿死者家十万两白银吧!”

“皇上圣明,皇上,徐督师刚刚发来一封折奏。奏请皇上二件事情。”

“哈哈,这个徐卿,最近事情总是很多,你一并说来,朕听着。”

“皇上,徐督师奏请在京城开设日月钱庄。所有内帑税银,直接由日月钱庄解运,免去长途税银押送之难。”

“准奏,这样的好事,朕当然会准。”

“另一件事是徐督师提出的平乱大计,所提较多,请皇上细细审阅!”

自从擒杀张献忠后,徐再生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安抚陕甘等地地流民。这些成千上万地流民剿而不定,甚至越剿越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张嘴。饭都吃不饱。眼看大家都造反,干脆一起造反。造反被杀。总比饿死强不是。

而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灾荒,和明末时期的天文气象异变有关,也就是后世人们常谈地小冰河气候。使得陕甘等地连连干旱,颗粒无收。

所以要想解决流民问题,最首要的就是解决他们地吃饭问题。要想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干旱问题。徐再生虽然凭借人工降雨博得出头的机位,但人工降雨受条件限制,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旱情。

所以徐再生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移民计划。大家知道,此时虽然北地常年干旱,但南方雨水还是稍微充沛不少,干旱的地方也要少上很多。那么南方的南方呢?处于热带地区地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呢?

那里在后世,可是个粮食主产基地啊。尤其是泰国的香米,更是名扬海内外。所以徐再生的计划就是,招抚所有乱民和受灾饥民,向南方移民。移民的一切费用,皆有大明慈善总会支付。凡是愿意移民的,到达南地后,皆给田数亩,三年不收赋税。

同时为了防止当地土著的骚扰,徐再生奏请派出军队,进行南地种族聚集地迁徙。同时,对于那些冥顽不化,死不回头的流贼,派出众军,一举擒灭。如此,不需三年,不需太多兵戈,则陕甘等地,平静矣。

至于移民带来的户数空荡问题,也无需担忧。由于北地多年开发,林木减少。所以徐再生又奏请在北地空荒之地,大力种植林木。日后旱情缓解,可从江南再次移民。同时为了管理南地百姓和土著,徐再生还奏请设立安南都护府。无需委任官员,只需派驻总督一员,带兵维护当地治安及驻守。至于民间纠纷,则有当地耆老组成临时裁判堂,进行审理裁判。如若有命案,可委任一名德高望重者为裁决长,众耆老组成陪审团,其最终意见,会决定案件的裁判结果。不过裁决长,有权反对陪审团地结果,重新组织陪审团进行重审。当然,这个机会只有一次,新的陪审团结果,裁决长无权反对。

也就是说,徐再生企图在安南等地,试行普通法系。这样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向。

至于土著大迁徙,有那么多手拿私掠许可证的海盗存在,徐再生可不需花费多少兵力。至于会发生什么,请参考美国当年的印第安人西进运动。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