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大哥拜小弟(2 / 2)

民国立志传 黑胡子 3089 字 2019-09-21

“队伍的开赴后后勤物资要准备好,思想的工作也不可以放下。虽然兄长的军队军纪严明,但是若出现一个都必须影响我党的形象。”

冯玉祥不住地点的头,他是由经孙中山介绍特批入的党。冯部在河南、山东集中学习“三民主义”,用那些党代表的话“这些都是精神炮弹”。

土改是“民生主义”的根本,所以冯玉祥亲自陪同查访当地的土改工作情况。

那些河南老农大声欢呼“国民党万岁”的时候,杨洪森总是感觉那么别扭。

安徽北部的淮河这些年因为疏导得力,已经有日子没有涝过了。对于河南的百姓来说,要想安心农事,就要治理好黄河,而治理黄河可是一个比治理淮河更大的工程。

“……中国要富强,要腾飞不是一步可以完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继续立足于农业发展,对我党来说现阶段的工作任务就是实现温饱,让百姓吃上大米饭……。”杨洪森在开封召开党务工作会议上就当前的形势和工作任务,做了分析和布置。

“……我党通过革命完成全国性统一,这只是革命征程的第一步。我们的干部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离革命的最终胜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些国内的反动派还在时刻想着怎么推翻共和恢复旧王朝,而国外的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在此困难时期,我党同志应紧紧的团结在孙中山先领导的党组织身边,用我们对人民的热爱,党的忠诚,来保卫我们胜利的果实……。”

当了上位者杨洪森很少参与大型的演讲活动,面对着操场上的西北野战军十数万战士,杨洪森讲到了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而革命?等等,当杨洪森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坐在一边的冯玉祥也在思考着。

整个演讲进行了二个小时,杨洪森发现他的口才越来越利害,越来越有当神棍的潜质了,他这哪里是讲“三民主义”。

操场上官兵的对演讲反映十分硬烈,在雷动般掌声中杨洪森不停地挥手致意。

那些刚刚调入西北军不久的政工干部们激动地带头鼓掌。

在冯玉祥及西北诸将的陪同下,杨洪森检阅了整编部队,对于那些出列的士兵,杨洪森不但询问训练情况,也询问个人和家庭情况,这些可爱的士兵还沉浸在土改胜利的喜悦中。

冯玉祥的部队已经陆续开赴东北。就其本人而言,他并不希望将这么多部队一次性交由吴佩孚指挥,虽然这家伙的指挥能力是有的。他麾下数十万将军,加上那么多地方民军,河南、山东两地的百姓实在是无法负担。南京政府现在百废待新,对他冯某人而言更是特别照顾,他也不好再加多要求什么。

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冯玉祥是主战派,双方在开封展开了进一步交流。

杨洪森在南京政府内有孙中山的支持,军队也牢牢的控制在他的手中,在国际上还有强大的美国朋友支持,可是只要孙中山在,他就无法只手遮天。在北方,直系还存在,陕甘的回民武装力量独立于南京政府以外,杨增新在新疆就是一个土皇帝,蒙古、青藏的那些贵族、土司们在英、俄利益集团的驱使下时刻想着怎么独立出去。在南方那些不甘心的野心家也在蠢蠢欲动。总之,杨洪森需要冯玉祥的支持。

冯玉祥也同样需要杨洪森的支持,直系力量还很强大,万一直系有所妄动,我急需南京政府的军械、粮饷、武力上的有力支持。自他控制两地以来,除了开封、商丘的几家枪修所,两省最大的巩县、济南兵工厂都直接由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接管,他要扩充部队、改换装备都需要经过陆军部统一安排,这对于一向‘野’惯了的冯玉祥实在很难受。对与杨洪森的结盟十分重视。

这两个同样拥有着黑社会背景的革命元勋,就这样在利益的驱使下拜了把子。

对于河南、山东的人事任命上,杨洪森给冯玉祥大开了绿灯。不过对于冯所提拔的那几个人,杨洪森都不看好。

本打算到关中转一转的杨洪森,因为日本请来了一大帮子“外国友人”,让“软”惯了的外交部发来了求救电,杨洪森遂赶回南京。

日本欲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斡旋,谋求“外交”致高点,为其在朝鲜展开军事行动披上正义的外衣。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