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期末文试(2 / 2)

没走心,没耗费足够的功夫,只是靠技术手段来弥补,自然跟真正掌握后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比不了。

但目前的时间、精力等等的规划,让周易只能做到这等程度。

文化课方面的掌握,想要再牛哔一些,传说中的‘浸淫’,每探高一分,就得耗费数倍、乃至十数倍的付出。

这在他看来性价比已然不合适。

高二期末考试的试卷,是市教育局出题,周易的成绩,在全市范围内,都是第一。

不过这个第一是有争议的。就有人认为,明湖三中在搞事,以明湖三中的师资力量、过往成绩,怎么可能一下子蹦出这么个妖孽?

这也就是文试的权重较低,这要是换成文试成绩论英雄的背景,发生这样的事,绝不会善了,省里都得被惊动。

即便如此,明湖三中的校领导也有点承压不住,主要是心里没底,担心下面放卫星。

于是,特意整了一张综合考卷,亲自监考,让周易做题。

周易自然是真金不怕火炼,这次除了作文,拿了满分。

象他这种死记硬背派,怕的是老师花了大心思、甚至将脑筋急转弯都加入而出的那种偏门儿新题。

但凡以前考过的旧题,又或只是在旧题的基础上稍微变了变,玩了点文字游戏,在他的语文功底理解范畴之内的,他就不会答错,最多也就是证题步骤有些小瑕疵。

校长赵安又全程看了周易的气血检测、战力检测、魂力强度和阈值检测。随即彻底放心,对周易说:“明湖三中,会尽最大力量,培养你!”

赵安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心说:“我明湖三中是排名靠后,但也不至于一定就出不了个好学生吧?”

现在既然周易是货真价实的学霸,他就想着,能不能在高考时,抽肿那些奚落他的同行的脸!

其实抽脸的机会来的很快。

文试一个星期后,武试开启。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由于官方对武道的重视,又由于武道评测,不似文试那般易检测,因此,武试不是校试,而是区试和市试。

一级武士,也就是气血10以下的,参加的是区试。

近些年,夏国,乃至全球各国度、势力,对军人的需求都居高不下。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参军,直接授予公民权限。

反之,需要有十年以上优等纳税记录,才能申请成为公民。

而绝大部分士兵,就是从这些参加区试的高中毕业生中诞生的。

至于参加市试的,若直接参军,那就是士官起步,若上普通大学,入伍就可能是军官,当然大部分是文职军官。

而象周易这种,已然提前预定了武大门票的,参军必然是军官,差别只在于去一线部队,还是二线部队,又或是王牌部队。

明湖三中高二参加市试的人没多少,35座大巴,两辆有剩。

基本上,能参加市试的,都是各班级的前十二名。

重点班的一班二班,一班第十三名够格,二班是标准的第十二名为分水岭。

而象五班六班,五班若非周易异军突起,班级第九就会是今年的分割线。

四班是今年最惨的,班级第八就是分水岭。不过原本的年级第一在四班,可惜被周易给超了。

总之,这一届的高二,情况有点特殊,全年级第一第二,都不是重点班的。

不过,等到升高三,现在参加市试的,都会是同班,称作武大班,意思是有机会考武大的一班学生。

按照过往的历史,鲜有非武大班而在高考时异军突起,考入武大的。

资源配给什么的,都进一步拉开差距,强的越强,弱的也差不多该面对现实了。

毕竟武道烧钱是公认的,官方也会考虑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明里暗里一个劲让普通家庭添无底洞,不合适。

当然,并非所有的官方都如此,比如说秉持社会丛林论的,就比较提倡竭尽全力,做人要有梦醒,丑小鸭也能变天鹅之类的说法。

市试还有一项内容,就是免费的武士资格认证。

不但免费,并且由于考评人员资格过硬,因此认证的含金量较高,属于省级资格。

省级武士,基本上去了旁省,以及在整个东亚联盟,都是被承认的。市级的就不好说了。

而且,能够走正规学校流程认证武士,也算是人生档案中的一笔资历。

周易一直没有去武道协会认证武士资格,就是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