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物以稀为贵(2 / 2)

能以一己之力,就将一个派系带到很高高度的,更是凤毛麟角。

夏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乃至武术底蕴、玄学底蕴,天轨交错至今这百年来,也不过出了六位武圣,其中四位还是伪的,只有两位真正名副其实。

武圣就是开道者,在武道和超凡之间,建起一座基本能走的山道,让后来者有明确的路,攀爬前行。

而后来者,你去一块石,我平一台阶,至不济也能踩掉几株草,这路就渐渐趟出来了,走宽了。

承载了这群人经验及技术的,就是圣武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象周易这样的,自然是受欢迎的。

天赋不适合攀高,但适合拓宽呀。

想不想知道某武技的极限实战威力是多少?

找他。

基础打的好,上层能建多高,不需要赖底子不行了,有问题也是中上层有问题。

所以真正有志于发展和提升流派水平的,就喜欢这类底子特别扎实的基础流。

那些一味强调高攻多少的考试党,是媒体的宠儿,以及靠着打造ip赚取利益的风投们的最爱。

比如近些年流行的武道明星系列,东亚好功夫,我是武者……那造出的明星,要颜值有颜值,要身段有身段,能作秀能忽悠,流量效应甚至超过了武圣,光鲜靓丽,哪里都好,就是不能上前线……

希望展示自己,希望被认可的年轻人们,自然最好这口,恨不得生如夏花,用后半生的命换闪光灯下装哔十年,过完瘾就死。

好久没见周易这种将修炼点都加在基础技上的学生了。

于是,刚从擂台上下来,周易就被一众人包围了。

物以稀为贵,媒体人们也觉得与其跟别市别省的同行比所曝料内容的高度,不如学周易,另辟蹊径,整些人无我有的别样风味,因此也是热情十足。

李忠良这时候发挥了老经济人的作用,寄过去护着周易离开,不停的打岔,满嘴的车轱辘话,以及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就差在脸上写:都冲我来!

十几分钟后,回家的路上。

“所以说,这青训营,最好是去?”

李忠良点头:“现在人心太浮躁,被这些人炒来炒去,哪还能安下心思练功?他们才不管你这个,他们只要新闻,要话题度,以及通过摆弄你,搞出些钱。”

“我听您的。”

回到家里,周青山和刘霞就跟刮刮乐中了一千万,纳高税之后,已经被捐了两百万,现在怕亲戚邻居来借钱一般,又是开心,又是紧张兮兮。

用刘霞的话说:“没经见过这阵仗啊!以前觉得你姐算是学习好的,可跟你比,差距还是有点大。小易,你真的象你师父电话里说的,比那圣武大苗子选手都受待见?”

周青山翻白眼:“那叫种子选手,还没长出苗呢。忠良可不是虚哄哄的那种人,他说好,那就必然是好的。

赶快,把换洗的衣服再检查一遍,还有那件灰色的练功服,含棉量适中,我见小易平时就爱穿那件。

毛巾带了没?牙膏呢?塞不进去你不会挤掉一半啊?”

周易在一旁乍着个手,心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成是不成的念叨,成是成是唠叨……”

周易当天下午就走了。

周青山和刘霞也在家多呆,坐火车去省城探望闺女去了。正好老两口也想闺女了。

周易的姐姐周茹,比周易大三岁,如今是大二,勤工俭学,暑期没回来。

周易在李忠良那里糗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跟李忠良,有见到了汪鸿鸣。

“汪主席。”周易打招呼。

“唉,多生分呐,我跟你师父关系好着呢,是他自己取了心,这才有些疏远。”

“那我叫您大伯吧。我爸经常唠叨,我那为国捐躯的大伯有能力,性格也好,如果活着,周家肯定比现在风光。我觉得您的气质就跟大树似的,让人看着就觉得安稳有靠,挺符合我爸的诉求。”

汪鸿鸣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比作大树。

周易这马屁虽然土气了点,又把自己跟死人比。但给汪鸿鸣的感觉,却有那么点童言无忌的意思,更像是真心话。

总之,人就是这样,看你顺眼,话术土味,也能听的顺耳,自我迪化。

就这么着,周易多了个大伯。

而李忠良在一旁则暗中感慨:“比我当年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