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章.帝业的起点(2 / 2)

当时国内民众在大多数时期是不允许和外国商人直接交易的,通常只能够通过朝贡的方式去进行。鼓励民间和外商直接经商,这对于后来两宋时期开拓海外贸易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持。从此之后海外贸易活动又开始繁荣兴盛起来了,中华民族又到了另外一个新的高峰。

所以,说他的这个举措是很进步的,甚至可以用穿越来说也不为过。

再说起宋太祖赵匡胤,他和当今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前途和事业,也希望能够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他的好朋友,后周的皇太子柴荣在开封府担任最高官职开封府尹时,赵匡胤就通过这一层友好关系顺利的调到了首都,并且担任开封府马直军史。这个官职有点类似于后来骑兵部队的营级干部,手下有大概五百名士兵。

所以,尽管这个官职并不高,但是毕竟是调到了首都。

赵匡胤不仅仅是公务员,而且也算得上是大城市里面的一员呢,这在今天看来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的。

随着老皇帝的故去新皇帝的继位,赵匡胤迎来了他真正的事业腾飞期。

他的好朋友继位,就是后周世宗柴荣。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而且和赵匡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君臣关系。

好朋友当了皇帝之后,赵匡胤肯定就直接升官了,当了执掌禁军的官职。

这个在今天看来,应该是拱卫首都的最高长官。就在换新皇帝的这一年,国家的北边,又出现的敌人,这一次就是北汉。

当时北汉的皇帝刘崇看到中原发生了巨大的变局,认为自己问鼎中原的时机已经到来,很快就组织一支队伍进攻后周,两支军队在高平摆开了战场。

在此之前,两支军队已经有所交锋,后周军队出师不利,遭到了严重的挫败。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这一次是后周太宗亲自带兵打仗的。

由于对方并不知道后周的最高国家领导人亲自上阵了,战斗士气已经不比往日,两军相接之后很快就被打败了。

为了防止败军撤退,柴荣命令军队加紧前进,并亲自率领中军追击敌人。

赵匡胤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后周的禁军将领,和友军积极配合自己率领军队从敌人的右方出击。

带领的两千人马跟着他浴血奋战,以一挡百,北汉士兵终于抵挡不住了。

最后,北汉的大将被斩于马下,士气显得极为低落。

一时之间,北汉士兵尸体遍布整个高平山野,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有。

最后,有数千名北汉残兵向他们投降了。

后周世宗柴荣大喜过望,继续向北追击并且把太原包围了一个多月。

在这一次战斗之中,赵匡胤光荣负伤了,他的左臂被流箭射中,好在尖头并没有毒,只是轻伤。

得胜回归之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同时担任严州(在今天浙江省内)刺史。

由此可见,赵匡胤的每一次升迁都是浴血奋战所换来的。

并没有依靠任何关系,就走到现在的位置。

又过了两年,在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的春天,南唐割据势力开始坐大,赵匡胤跟着柴荣在涡口打败了南唐军队,并且斩杀了一万余人,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战死。

接下来的一幕则更有戏剧性了,根据《宋史》记载,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和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就将他们给打败了。

迂腐的皇甫晖,居然要求赵匡胤和他们排兵布阵之后,然后再决一胜负。

这有点像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败兵说共方不讲战术标准一样可笑之极。

此人的下场自然也就可以预知了,最后被赵匡胤手起刀落脑袋开花。

随后,在攻打南唐的过程之中,赵匡胤的军队又取得了几场巨大的胜利。班师回朝之后,被柴荣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很快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

有意思的是需要提一下这个定国军,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方镇,原来名叫匡国军,后来为了避宋太祖讳,就改成这个名字。

后来,在南宋期间的岳飞也担任过这个官职,由此可见这个官职的极端重要性。

自从赵匡胤掌握部分军事力量之后,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开始迸发出来。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春天,柴荣御驾亲征,领导赵匡胤攻下了寿州,这次战斗的成果之一,就是赵匡胤被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原来的官职继续保留。

接下来的几场战斗之中,后周军队收复了淮南地区,使得南唐的国力大损。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南唐国主李璟使用离间之计,偷偷摸摸的派遣人员送给赵匡胤三千两白金,意图通过金钱贿赂他或者让他们君臣产生离间。

精明的赵匡胤怎么可能会上当,他很快就把这些财物上交了国库。

自从柴荣上任以来,后周对外三番五次地使用军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这对于赵匡胤个人而言,也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和指挥才能,为他在随后的岁月里开创大宋的丰功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