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教徒之心(2 / 2)

夏洛特得意地笑了起来:"原本以为你当了那么多年新教徒,如今皈依天主教,定能在两种教义之间领悟信仰的真谛.看来啊,真没有人是全能的呢!"</p>

此言不虚,除主持修建恢宏的国家大教堂之外,夏树确实没有在宗教方面投入太多的心思.夏洛特的提醒让他对未来的治国策略有了新的思考,不过此刻并不是深入考究细节的时候,他很认真地端详着夏洛特清秀俊美的脸庞,总觉得眼前人跟自己记忆中的形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如此看来,彼此分开的这几年里,自己孜孜不倦地努力,夏洛特也没有消极的生活吧!</p>

想到这里,夏树愈发觉得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等此次解决了极端分裂主义者带来的麻烦,使得国内局势重新稳固下来,迎娶夏洛特成为爱尔兰王后当列入议事日程并妥善加以筹划了,而这里面还有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那就是未来王后的宗教信仰问题.天主教的教义要求天主教徒的通婚者接受领洗,从而皈依天主教,但这并非绝对的限制,只要得到教区主教许可,保证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产生动摇,而且子女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及教育,两者的婚姻便合法有效.</p>

爱尔兰王国独立以来,北方新教徒之所以会有畏惧和抵触心理,正是因为天主教徒在政fu结构和各级议会占据了多数,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被天主教徒掌控的国家,新教徒在这个国家必然受到歧视对待甚至是迫害,如果爱尔兰有一位信仰新教的王后,这种情况应该会有很大的改观——夏树在心里这样盘算着,但在想法成熟且时机达成之前,他没有跟夏洛特详细探讨这些.</p>

军用专列不同于普通列车,没有固定的停靠站点,只需临时通过沿线控制枢纽调剂普通列车的速度和进出站时间,保证本车的优先通行权即可,外人很难根据这些信息来掌握爱尔兰国王的确切行踪.从利默里克到贝尔法斯特的铁路干线全长三百多公里,若是兼程赶路,六七个小时就能抵达终点.前面四分之三的路程.都不属于北方地界,专列未尝停靠任何一站,午后便已抵达了爱尔兰东北部较大的港口城市纽里.1917年时,这里有着近三万人口,近七成是新教徒.居民大多从事造船,食品加工,贸易出口行业,在利默里克以外的城市算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p>

专列抵达前大约一个小时,纽里的地方官员才接到上级通知,让他们前往火车站迎接一位重要人物.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官员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站台铺上红地毯,让鼓乐手们列队迎候,让警察和治安队在车站内外布置警戒,维持秩序,市长以下三十多名官员,工作人员以及地方议会的部分议员纷纷带着好奇心前来.看到军方专列的身影,他们初以为是某位内阁大臣或是军队将领,而当他们看到爱尔兰国王陛下挽着一位年轻俊秀的女子走出车厢时,绝大多数人都惊讶得不知所措.</p>

跟这些下巴几乎脱臼的地方官员们简单寒暄了几句,夏树便带着夏洛特坐上前来迎接的福特汽车,径直驱车前往市政fu和地方议会所在地,那是一栋还算气派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上面两层属于地方议会,下面两层为市政fu的办公场所,前方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纪念爱尔兰重新统一的雕像——展现的是爱尔兰国王约阿希姆陛下策马扬鞭的英姿.</p>

在市长宽敞舒适的办公室里,夏树与市政fu官员以及议会议员们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谈,谈话并无固定主题,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方方面面.此地新教徒居多,官员和议员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教徒,夏树对此毫不避讳,甚至聊起了当地新教徒的教会生活.夏洛特全程在场,夏树向众人介绍时,称呼她是"来自英国的夏洛特-希尔小姐".有人听说过这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有人对此茫然无知,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在于国王的突然来访.</p>

国王到来的消息,既没有人下令封锁,也没有人下令发布,而是以自然传播的方式引得当地民众慕名前来.等到夏树结束谈话的时候,市政fu外已经聚集了数千当地民众,还有更多的人正在赶来.经过这一个小时的准备,国王的贴身卫队和从皇家卫队临时调来的射手已携带武器在附近的制高点占据了有利位置,情报部门派出的便衣特工以及当地治安对也遵照指令部署到位.夏树走出市长办公室,从阳台上向民众挥手示意.围观者先是惊呼一片,紧接着,国王万岁的呼声充斥整个广场.市政fu没有现成的广播器材,夏树便拿着扩音筒,以嘹亮的嗓音向民众致以问候,告诉他们,之前各地发生的暴力冲突事件无关宗教信仰,而是分裂主义者意图破坏爱尔兰稳定的阴谋,王室和政fu关爱着爱尔兰的每位国民,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正如基督教义宣扬的众生平等.夏树向人们保证,宗教信仰自由写入了爱尔兰宪法,就一定会得到尊重和遵循,北部曾经是爱尔兰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如今爱尔兰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偏向其他地区,是为了让所有的爱尔兰人享受到国家崛起带来的成果,北部诸郡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会被遗忘,爱尔兰人不分北方,南方,不分天主教徒,新教徒,将会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理想的幸福生活.与之前的全国广播相比,夏树这番简短讲话的格调稍有调整,主要是针对听众范围和近期时事做了一定的编排,对纽里民众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现场聆听国王讲话,许多人虽然只能远远看到一个人影,但这位年轻君主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赫然饱满起来,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国王守护国家,挚爱臣民的真情流露,所以在讲话结束后,人们再一次高呼万岁,目送国王离开,许多人热泪盈眶……</p>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