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看似是中肯之言,也算提出了方案,其他大臣纷纷附和,但仔细思考就知道这根本就没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而且他重点提出了查清楚黄河为什么决堤,这就是再让陛下想起上一次治理黄河之人是谁……
朱佑樘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表示赞同。
但是转念一想,似乎又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嘶……等等。
他想到了三天前见到的那个叫方羽的小子……
淮河入口正在开封府的上游一段,那淮河一堵无法分流,水都往下游去了。
下游因为沉沙淤塞水流不通就决堤了,然后开封府遭了殃。
难道真被那小子说中了?
“传朕旨意,着户部尚书王轼查清黄河决堤的原因和开封府灾害的损失,两月为限,逾期严惩!”
朱佑樘压下内心的震惊,下达一道圣旨。
“臣,遵旨!”王轼躬身拜倒。
他舒了一口气,虽然刘健那个老狐狸提出了彻查黄河决堤的原因。
但好在陛下让自己去查,那就没什么问题了,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两天后咱们走着瞧!
……
两天后,太和殿。
“陛下,黄河决堤和开封府损失的情况已经彻查清楚。”
王轼还没把奏章呈上去,朱佑樘就问道:“是不是因为沉沙淤塞,才导致黄河决堤?”
“陛下,您怎么知道?”
“朕还知道是因为淮河入口的沉沙淤塞。”
“陛下您这……”
大臣们纷纷震惊,他们怀疑皇帝是不是提前看了奏章。
要不就是就是锦衣卫那边给的消息。
朱佑樘深吸一口气,对了,全对了,和那个叫方羽的小子说的一点都没差!
可问题是,他怎么会提前知道?
未卜先知?
辣椒,沙盘……
难道说那个方羽是隐世高人?
顺着这个想法推测,竟有些让焦头烂额的朱佑樘感到莫名的兴奋。
要真是如此,天佑我大明啊。
“咳咳……”
刘健见皇帝有些神游,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朱佑樘很快反应过来,“诸位爱卿,想必你们很好奇朕是怎么知道的对吧?”
“陛下英明。”王轼赶紧躬身拍了一个马屁。
“英明个der,那是因为提前就有人告诉了朕这件事。”
这话一出,下面鸦雀无声。
都在寻思这个der是什么意思,怎么听着有点骂人啊。
唯独刘健心里一惊,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个der不是那小子说出来的嘛。
不对……
淮河入口沉沙淤塞也是那小子说的。
黄河洪灾也是。
对,没错,就是那小子。
刘健浑身一震,他此时方才想起来方羽说的话,可怎么会有人能预测未来呢?
况且那方羽也不像世外高人啊,明明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刘大人,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有恙?”内阁首辅刘吉斜着眼睛问道。
“刘阁老多虑了……只是有点热而已。”刘健擦了擦汗,似乎想证明没说谎。
刘吉内心一阵奇怪,都已经是初秋了,大清早的怎么还能大汗淋漓。
不过他也没多想,转头躬身对朱佑樘说道:
“陛下,不知道哪位大人告诉您的,此人有大才,可堪重用。”
刘健暗骂刘吉这个老狐狸。
反正朝堂上也没人会治水,管他是谁告诉陛下的,只要把那人推出去死马当活马医就好,毕竟户部可是刘吉的势力。
更何况陛下能这么说,就说明他对此人很欣赏。
猜度圣意这一块,刘吉称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刘大人,他可不是官员。”
“不是公门中人,那可是哪位世外高人名士?”
“也不是。”
“这……还请陛下明示。”
朱佑樘这关子卖的是津津有味,就是不说。
“是谁你不用知道,反正不是你,说说吧,派谁去治理黄河?”
历朝历代治理黄河都是大事,治得好加官进爵,治不好锒铛下狱。
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
刘吉推来推去就是不想让自己学生接招,见坑不成外人,只好坑同行。
“启禀陛下,我推荐户部左侍郎白昂白大人。”
白昂清正廉洁,在众多官员政绩考评中优良。
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是个不错的人选。
这种人不太招同行待见,还有一点就是他是刘健推举的人。
所以不坑他坑谁。
人群里的白昂如坐针毡,芒刺在背,明知道这刘吉在坑他,他却不能反驳。
否则在皇帝那里就会落下个不好的印象。
群臣见白昂没有吭声,便纷纷附和。
“臣等附议!”
可他们刚说完,就被刘健的声音打断,“我反对!”
群臣瞠目结舌。
刘阁老你想干什么,不要坑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