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没有奸臣,都是忠臣(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告诉百姓们,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刘瑾当庭宣读的圣旨简洁异常,甚至都不像个‘有文化,的人应该写出来的。

但朱厚照命人大印一盖,这又确确实实是一封圣旨。

至于听得懂其深意的人则有些心情复杂的看了眼皇帝。

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当年朱元章下的圣旨。

朱元章泥腿子出身,天上地下一切规矩都是他的规矩,他圣旨就这样写,谁能有办法?

现如今,当今圣上把当年太祖高皇帝的圣旨原封不动的抄了过来,什么用意?

朱厚照弯了弯嘴角,「这道旨意是朕亲手所书,即刻起传于内外,务必使京中大小官员和普通百姓一一知晓!接旨吧!」

接旨,只能接旨。虽说有点不上路子,但这是祖宗写过的圣旨,说起来都可以是祖制。

「臣吏部尚书王鏊,接旨!」

「臣户部尚书韩文接旨!」

「臣詹事府少詹事杨廷和接旨!」

……

出来讲话的人越发的增多,这都是皇帝这些年培养出的自己人。

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外面有太监高亢的声音,「陛下!腾骧左卫指挥使常飞求见!」

朱厚照坐回龙椅,头抬了抬往外看去,「宣进来,看看是什么事。」

「宣!」

常飞是怀远候次子,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代,在军学院有过学习经历,现任腾骧左卫指挥使,他这样的勋贵,是皇帝铁杆的铁杆。

「启禀陛下!臣奉令在京中维护治安。但今日早间以来,京师百姓闻鞑靼入寇讯,情绪激昂、声不能止,并自发游街喧哗,说要抓住女干臣,为国除害!」

「什么女干臣?」朱厚照坐在上面询问。

「就是……要阻止皇上出兵的女干臣。」

此话一出,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脸色全都大变!

阻止出兵怎么和女干臣就这样划了等号了?谁在背后运作?!

李东阳也似乎明白为什么皇帝这样一个在文华殿读书好几年的皇子,忽然间下了这个大白话的圣旨!

他就是要让京师的百姓都听得懂!

听得懂皇帝是要出征的!

皇帝这是和百姓结成了一队,这下他们这些人就是再能说,又怎么敌得过天下悠悠之口?

原本他们可以像刘大夏给韩文按罪名那样,将其打为女干臣,可现在形势反过来了。他们失去了这个制高点,

那么反对皇帝、并借此求直卖名之路是走不通的。

这个时候还反对皇帝就要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赤子之心,坚持心中的道义,哪怕因此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

朱厚照则在心中冷笑,大明朝要真都是这样的大臣,那国家也不会搞成这个样子!

「朝廷没有女干臣,都是忠臣。」皇帝站了起来,摊着手,「遵了圣旨,还有谁不是忠臣吗?」….

刘健已经是老官僚了,但面对皇帝这样的手腕他也很难不心惊。

当今天子,可追古时人杰!

这样的话,即便六科封驳圣旨其实也起不来什么风波,无非就是拉下来、定个女干臣的名声,然后换个人罢了。

眼看局势渐定,皇帝不再客气,「传旨,上直亲卫中振武卫、宣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金吾前卫、后卫,羽林左卫、右卫共八卫按令出征,前出接敌,大明国境内,有外族敢称兵者,皆斩!」

「传旨,令大同副总兵官杨尚义率领骑兵部队向宁夏方向移动,寻机歼敌,凡

有后退者,斩!」

八卫士兵一共四万五千兵马,杨尚义的骑兵部队是两万两千人马。再加上宁夏、榆林、甘肃等本身就在边疆的士兵,就这么动一下,少说二十万兵马围绕着火筛部。

这种情况下,朱厚照其实不担心打不打得赢,主要还是担心火筛会熘。不过这几年明军一直避让,火筛会选择打一下的概率也蛮大的。

朝廷的兵,是够的。主要是没有称职的将领。皇帝的圣旨里还没明说,也让一众大臣奇怪。

武将啊,还是不够。

从弘治十七年至今,朱厚照搜肠刮肚,就只想到了一个名将,此人名为周尚文。

他是世袭的军籍,接的是西安后卫的指挥同知,他打仗多谋略、擅长骑射,今年也已经整三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