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先是奉大元朝廷之命,担任淮南行省参知政事,后来虽改为张士诚效命,但张士诚是大元朝的「太尉」,也算是为大元朝尽忠、效命。
可目前,张士诚的吴王「爵位」,并未受到大元朝廷的承认、册封。而「自封」为吴王,应该已属于「大逆不道」之举。
甚至还逼死朝廷命官,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以及行台御史大夫普化帖木儿。
这两件事一并来看,张士诚应该算是「逆臣」了吧?
只是,大元朝廷并未因此两事降罪,名义上张士诚仍属于大元朝的「太尉」;况且其四弟张士信,虽先自任为浙江行省右丞相,但朝廷后来确实同意,这又不算是「逆臣」。
所以,我们这位平章政事、饶介,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犹疑自问,难以自处。
称张士诚「太尉」,是元臣?
称张士诚「吴王」,是逆臣?
那继续「跟」着张士诚,算不算逆臣,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但是不「跟」,吴地仍是张士诚所辖,自己的官位、自己的性命,也是张士诚所挟啊!
………
这日,饶介私下与北郭十子中的几人聚会,叹息声可更长、更常了。
张羽道:「平章大人最近常叹息啊!」
道衍道:「唉!朱元璋的大军都打到城下了,能不叹息吗?」
饶介道:「据枢密院(军方)传下的消息,平江城经过这些年来的修治,城坚池深,不容易被攻陷,要大家放心。」
官至行省太常丞、负责祭祀礼仪的张羽,也道:「现今城外虽被包围,不过仪典并未省略,丞相府也未有备战要求,应该是没问题吧!」
已担任丞相府记室的杨基,接着说:「是啊!先前我送文书到城防那边,我们平江城不只城墙坚固,还很厚实,上头都可骑马了,而且水渠纵横,易于防守,确实可以放心。」
道衍则说:「太尉原本统辖之地,据说往北比邻山东,西至濠、泗,东至沿海、南至绍兴;然而现今,朱元璋大军竟然已兵临城下,团团包围,可见太尉的属地已都被朱元璋给并吞,只怕不久的将来,便可见平江城城破之日啊!」
杨基道:「嘿!你这和尚今天真是乌鸦嘴,平章大人正在叹息呢?多说些好话才是。」
道衍也叹息一声,道:「唉!贫僧也不想乌鸦嘴啊!不过局势已演变至此,大伙儿要有所安排才是。」
张羽道:「我们拿人薪俸,实在不该说三道四,不过道衍说的也有道哩,只是还能有什么安排呢?」
饶介看了大伙一阵,道:「据说朱元璋对主动投降的敌人,大多能善待;对大元朝的官员也算礼遇,若是蒙古人,还会遣送回北方大都。」
杨基道:「不过,我怎么看,太尉大人都不像是会主动投降朱元璋的人。」
张羽也道:「确实,太尉大人虽出身寒微,但也算有骨气的人,应该不会主动投降。」
道衍此时则说:「贫僧倒是觉得,若是各位尚且为未来着想,辞去『吴王』所命官职,或许尚留有后路。」
这…这…,众人听了一时无语。
饶介反而说:「道衍此说,也是有理,你们『为官』时日不久,况且任的是大元朝的官位,影响应该比较小些,自己常年效命『吴王』,恐怕是没有后路了。」
说完,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