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木马鏖战记》(2022.4.26)(2 / 2)

其实也算是老生常谈了,不过还是记录一下这个句子吧!毕竟我最近偶尔会想起那个问题,我忙忙碌碌,究竟有什么意义?我究竟要干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我不知道啊!困惑。于是我拼命地刷课,终于累到筋疲力尽了,在别人的有口无心的“贬低”下鼓起了勇气,又拼尽全力去跑步,最后像泥巴一样躺在床上,最后得出结论也是毫无意义的结论。</p>

意义是干出来的,而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虽然是徒劳,但至少,我没有被剥夺徒劳的权利,没有剥夺对于徒劳的舒适感。</p>

那就像书里的这句话了:人生终归是徒劳的,至少有的部分是徒劳的,一如骑在旋转木马上的鏖战,认识到这点有助于我们保持豁达的态度;同时也有不是徒劳的部分,即人生不是全是徒劳的,我们仍然可以从旋转木马上下来而脚踏实地地展开鏖战。</p>

有一个点子从我脑海里一闪而过,没有抓住啊可惜可惜。</p>

想起来了。这个世界我已经略知一二了,有才学的人想要证明自己,必须要打出三西格玛区间以外的输出才能证明自己,否则根本不会脱颖而出,这也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要更加努力,因为仅仅比普通人努力一点的话,是没有效果的,比你差一点的人觉得你们一样,而你不这么想,所以你要拼命提升自己。可以说是结构复杂度与密度的较量也未尝不可。</p>

储说:春上喜欢听别人说话,我就不太喜欢听别人唠叨。这种能力有可能是天赋,也可以是后天学到的。无论怎样,我现在学着耐心听完别人的话,这样才会在心里多多少少起一点不一样的波澜,好帮助我积累写作素材啊!是的,一个人想要跳出自己阅历与性格的局限,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而不是一天天自言自语个没完没了,那样就成了井底之蛙,坐井观天。</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