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友善的信号(2 / 2)

别的药商也都发出了类似的声音,赵遵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不容易,也不想和你们挣利。卑水县收药的价钱涨一倍也比他处低得多,只是赋税高一些,放心,只要你们答应涨价,赋税给你们减两成!”</p>

药商们都是算盘精,掐指一算,涨价和减税一比较,非但不赔反而赚了,心里答应了,可眼睛不自觉的看向了“土皇帝”佘县长,那意思这侯爷的话算数吗,管用吗?</p>

佘县长苦着脸道:“侯爷,赋税的事……”</p>

赵遵打断了他:“佘县长,卑水县是个小县,你也是清官,赋税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防范汉苗冲突上,如果汉苗和睦,雇佣的那些土兵是不是就不需要了,这能节省不少开支,少收税商人们就能涨一些收药的价钱,苗民得了实惠更不会骚扰地方了,咱们安享太平不好吗?”</p>

佘县长说:“赵侯的心是好的,解散土兵让他们去务农都没问题,只是苗民暴乱无常,万一袭击县城,我们将无力抵抗啊!”</p>

“是啊,保命要紧!苗人彪悍,每次械斗咱们都吃亏人,人少了更要倒霉了!”</p>

“咱们让步了,他们不见得满足,得了利反过来祸害咱们,那可是赔钱又输人啊!”</p>

佘县长和商人几乎都倾向于保持原状,赵遵道:“我们不做出让步,怎么能换取他们的信任,我已经和苗部头人约好见面了,这之前要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p>

为首的老先生突然敲了敲自己的手杖:“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跟着父兄在苗疆一带收药,有多少同龄人死在了汉苗冲突中?数都数不过来,我那些老哥们要是活着也都儿孙满堂了!不光是我,在座的都有亲人死在械斗中吧!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想传给下一代吗?加价降赋咱们可以试试,试试怕什么的!”</p>

另一个长者也说:“我同意,说到底汉苗之间的冲突起因就是不对等,咱们都在卑水县活了几辈子了,世代和苗民打交道,也不好一直倾轧人家!明天起,我们张记加价收药!”</p>

两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一带头,余下的商户也都同意涨价,佘县长虽然仍有很大的疑虑,但决定是赵遵下的,他如实上报便可撇清关系,再说他也不是不想改变现状,一旦新办法有效,将是一笔重要的政绩,自己升迁有望。</p>

赵遵抱拳表示感谢:“多谢诸位鼎力相助,本侯一定促成此事,让汉苗双方永享太平!”</p>

第二天卑水县所有收药的铺子全部上调了收购的价格,来卖药材的苗民很快把消息传遍了附近的苗族村寨,与此同时佘县长在赵遵的指示下划拨土地安置解散的土兵,为了以防万一,白天他们务农,晚上仍要训练。</p>

第三天赵遵和萧烈来到了约定好的地点,萧烈挑着两条扁担,带着赵遵准备好的礼物。两人从上午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黄昏,日落的时候苗女才出现。</p>

“你很守信用!”苗女对赵遵的态度明显改观了,赵遵笑道:“我表示了诚意,也请你信守承诺带我去见头人。”</p>

“随我来!”苗女头前引路,走进了森林深处。赵遵刚开始还想记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很多地方明显是刚被雨水冲刷出来的,说明这里的地貌经常发生改变,又是晚上是记不住的。</p>

苗女也很好奇,赵遵健步如飞也就罢了,他身后的大汉左右肩膀上都挑了扁担,虽然不知里面装了什么,但从扁担的弯曲程度不难猜测肯定很有分量,可大汉走了几十里山路仍面不改色心不跳,引得苗女频频回头,在她眼里赵遵是“巫师”,他的朋友也是有神通的人。</p>

走了一夜的山路,黎明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森林深处的苗寨,寨子的景象让赵遵大感意外,竟比卑水县还要大,人口也更多。</p>

进出寨子的有苗人、汉人,还有不少奇装异服纹身描画的土著,他们在一起和睦共存,令赵遵感到奇怪不解的是这么大的寨子竟然没有铺户。</p>

“你们平时怎么买卖交易?”赵遵跟随在苗女行走在人流中。</p>

“我们也有集市,到时候有需求的人会拿自家产的物什和别人交换,其实大多数苗民自给自足几乎不需要买卖的。”</p>

苗部头人相当于汉地的郡守,掌管军政和神权,然而头人居住的地方只是比普通人家的竹楼大一些,门前站立两个武士。初春的天气还很冷,这两个人一人扛着一口数十斤重的厚背巨刃,穿着犀牛皮的铠甲,四肢裸露在外面也不觉得冷。</p>

赵遵细加观察,二人也没有内功,那这一身御寒的本领和巨力是从何处来的?两个武士见苗女,并未阻拦,只是打量了赵遵和萧烈一番便放行了。</p>

苗女带他们进入了一栋挂着牛头骨的竹楼,一个三十多岁的壮硕的苗汉正在看一些羊皮书卷,苗女用苗话和他说了几句,头人放下了羊皮卷,用同样奇怪的汉话问赵遵:“你是汉人的大官?”</p>

赵遵没有否认:“大不大的不好说,但在越嶲郡我的话还是说了算的!”</p>

头人道:“我已经收到信了,你遵守了许诺,我才肯见你。”</p>

赵遵道:“涨价只是一个友善的信号,卑水县的商户愿意让利给苗民弟兄,达成和睦相处,双方互通有无造福百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