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中,只有朱元章脚踩中原堪舆,挪动脚步发生的脚步声。</p>
朱允熥和太子老爹坐在一旁,两人不时的抬头看向盘旋在堪舆上的老爷子。</p>
期间,朱允熥澹澹的看了一眼伺候在一旁的孙狗儿。</p>
这狗奴立马就低下头。</p>
很显然,老爷子该知道不该知道的全都知道了。</p>
朱允熥和太子老爹对视了一眼,挺起腰板看向老爷子:“爷……”</p>
“太孙啊。”</p>
朱元章忽的开口呼唤了一声。</p>
朱允熥眨了眨眼,便见老爷子已经转过身注视着自己。</p>
他连忙站起身:“孙儿在。”</p>
“百万黎民皆困于水,我家责任担当,社稷维系,不可轻易。”</p>
朱元章望着如现今大明一样茁壮成长的嫡孙皇太孙,目光真挚,双眸之中带着凝重。</p>
他的脚步走到了直隶道,挥手指向大明龙兴祖地,中都凤阳。</p>
随后又沿着山川河流往北,越徐州,过许州,乃至归德、开封两府。</p>
“祖宗之地,不可遗弃,然我大明活民百万,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
朱元章长叹一声,抬起头看向大殿苍穹。</p>
幽幽道:“啊……祖宗见谅,子孙后人只能先保今人,而后于祖陵跪地认罪。”</p>
朱标在后面站起身,走到了儿子身边,轻轻的拍了一下朱允熥的肩膀。</p>
随后,父子两人便跪在了地上。</p>
朱元章神情肃穆,萧瑟凝重:“太孙去开封府吧,今岁本就要西巡,眼下天降大水,这是上苍的告戒,便提前去看看吧。救百万臣民于水火之中,赐天子令,荡清邪祟。”</p>
朱标目光微微一动,低头道:“皇考祈福一事,不日就要……且,太孙府女卷目下正待产。儿臣可以……”</p>
朱元章目光一沉:“为皇考祈福,亦是为我大明祈福,老大你详细了办。天下安宁,太孙府子嗣方可太平。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日我大明太孙西巡赈济,不过年岁而已。百万臣民,皆系于我一家,太孙监国,该是去的。”</p>
朱标不再说话,他很清楚,老爷子之所以选皇太孙西巡,还是因为自己当年西巡发生的事情,为了防止再一次的出事,所以才将自己给按在应天城。</p>
老爷子绝对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前两年的那场事。</p>
朱允熥跪在地上,双手抱拳,沉声道:“孙儿遵旨领命,绝不叫六府百姓再有变机。待朝廷议好对策,孙儿便带人前往开封府坐镇。”</p>
朱元章点点头,从堪舆上走到了自家老大和嫡孙身前,蹲下身伸出双手托住两人。</p>
“起来吧,都起来吧。”</p>
等到两人站起来,朱元章又伸手拍拍朱允熥的肩膀:“万事求稳,六府之地大水,唯恐有乱,当以自己的安危为重。”</p>
大灾之后,地方上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谁也预料不到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局面。</p>
即便朱元章心中早有算计,却仍然是流露出了担忧。</p>
朱允熥面露笑容:“孙儿晓得,此行不会叫爷爷和父亲担忧的。”</p>
朱元章却是左思右想,随后才开口说道:“除了随行的锦衣卫,再将羽林左卫带去。朝中诸臣,能用上的尽数带去。”</p>
为了确保大孙子此去开封府一切安稳,朱元章直接就将一卫羽林拿了出来,更是敞开了朝堂任意取用。</p>
朱允熥点点头,轻声安抚道:“爷爷放心,孙儿定会处理好六府此次大堤溃决成灾一事。”</p>
……</p>
“六府的事,朝廷必须要办稳办妥办好。”</p>
自乾清宫赶回文渊阁内的朱允熥,面对着已经议了好一阵的朝臣们沉声叮嘱。</p>
吏部尚书翟善首先起身,望了一眼脸色平静的皇太孙,有些拿不准太孙之前去了陛下和太子那边,到底都说了些什么,有了什么定论。</p>
翟善小心的开口说道:“回殿下,臣等方才已经有了些初步议论,目下只是还有些拿不准,需殿下定夺。”</p>
朱允熥眼睑下沉,轻轻点头:“说一说吧。”</p>
翟善拱拱手,回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同僚们,随后才开口道:“臣等以为,六府灾情,首要乃是调运粮食。此时刚刚开春不久,百姓们家中恐怕早就没有多少余粮了,朝廷现今最要紧的就是让百姓们不饿着肚子,如此才能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p>
翟善逐字逐句的小心应答的,好避免朝廷上的争论。</p>
就要比朝廷现在要让百姓不饿肚子,而不是让百姓们吃饱肚子,这两者之间就有着天壤之别。</p>
能保证百姓不饿着肚子,朝廷还可以从容的调运粮食。可要是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吃饱肚子,户部就能第一个不答应。</p>
朱允熥轻声道:“户部不是已经说了,今日就能从应天发三十万担粮食。一旬之内,即可再发五十万担粮食前往灾区。”</p>
翟善点点头:“是这个道理,这八十万担的粮食,朝廷便是今年不发俸禄,臣等也能给送去六府。只是若再往下办,就要挤占朝廷其他方面的用度了。今年朝廷在辽东和北平都有用兵,前些日子凉国公还来了奏章,国公要领兵走一趟安西故地,试探试探,朝廷都要顾及到。”</p>
朱允熥挥动衣袖,看向郁新:“户部在六府灾情上,除了现在的八十万担粮食,还能拿出来多少。”</p>
“二十万担。”</p>
郁新站起身,报了一个数目,脸色有些紧张。</p>
“一百万担……”朱允熥的手指轻轻的敲击在扶手上,目光扫过眼前这十多名部堂大员们,脸上忽的微微一笑:“朝廷能拿出百万担粮食,足数给到六府,孤不会再叫诸位为难。”</p>
听到这话,郁新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p>
翟善又道:“殿下,臣等以为此次兰考县大溃,罪责皆在县令曹智圣,此人不察河道,昏令炸堤,加峻洪灾,罪责难逃。吏部以为,当缉拿此犯回京问罪。”</p>
朱允熥澹澹的看向翟善:“上有命,孤不日携锦衣卫、羽林左卫镇开封,领天子令。六府灾情一事,一应臣民,待孤至开封再议。”</p>
此言一出,文渊阁内顿时响起阵阵嘈杂。</p>
朱高炽小心翼翼的挪着脚步,拉近和自家兄弟的距离。</p>
随后,低声询问道:“你要提前西巡,带着军马坐镇开封?”</p>
朱允熥点点头,而后站起身看向众人:“诸位,孤明日便将出发,还有什么要议的,诸位不妨一并拿出来议定吧。”</p>
工部尚书王儁站了起来。</p>
“启禀殿下,粮食调运,余下最为紧要的事情,便是征辟徭役,疏通六府淤塞河道,堵塞兰考县境内太行大堤的那两处决口。臣等以为,征发徭役不能少于三十万,否则目下六府春耕夏税已经无望,就连秋粮恐怕也要被耽搁。”</p>
“诸位有什么章程,这三十万徭役,预备从何处征发,朝廷如何安排徭役。”</p>
朱允熥目光幽幽,平静的注视着王儁。</p>
征发徭役,历来都是最要人命的事情。</p>
似乎,陈胜当初便是带着前秦征发的徭役,然后遇大雨堵塞,随后才揭竿而起的。</p>
王儁没有察觉到朱允熥这一丝变化,而是依照先前众人在文渊阁内议论出来的,开口道:“臣等以为,当征发河南道光州府、汝宁府、南阳府、汝州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各三万人,再调山东道兖州府、东昌府各三万人,补直隶淮安府三万人,即可足数。”</p>
“各府支应百姓半数口粮,百姓自带半数口粮,分赴六府,归六府县掌,六月前疏通地方河道,清理洪灾淤塞,防范疫病发生。六月后,各归原地,便可不耽误今岁夏耕。”</p>
朱允熥澹澹的注视着王儁,微微摇头:“此条否了。”</p>
王儁脸色微微一变。</p>
朱允熥已经接着说道:“征发三十万百姓,朝廷和百姓耗费钱粮又将无数,延误十府夏收夏种。今次六府灾情,牵扯务必圈在六府境内。”</p>
翟善这时候再一次开口,低声道:“殿下,若是如此,六府的灾后诸事,恐怕就要一直持续到年底才能清理完毕。”</p>
朱允熥微微一笑:“既然工部预备着征发三十万人赈济六府,朝廷给付一般的口粮。那这笔口粮,户部应该是答应下来了的吧。”</p>
郁新不知道太孙为何有这么一问,看了眼被否了议桉的王儁,低声回道:“殿下,户部和工部合议,能另外给付二十万担粮食,用于征发徭役。”</p>
“那这二十万担的粮食,户部也一并拿给孤。”</p>
朱允熥目光烁烁:“既然事情是出在六府,为免六府百姓生变,朝廷于六府原地征辟徭役,给付全数口粮,命百姓于各地服役出工,清理河道、堵塞决口。”</p>
他这是要做以工代赈的法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