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文武殊途(2 / 2)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0 字 2022-11-04

宦官可以娶妻,组织家庭生活,也可以纳妾,当然具体纳多少得视自己的工资水平量体裁衣。品级高的宦官可以住在大内皇宫之外的别墅,出门也可以坐轿子。

便有文官咬牙切齿的评论说“古人置宦者,正以他绝人道后,可入宫;今却皆有妻妾,居大第,都与常人无异,这都不是。出入又乘大轿。”

二是本朝的宦官的品级都比较低,但工资待遇比较好。本朝宦官的最高层领导(如都知、副都知、押班)的月薪是25贯,其工资水平基本和知县持平(万户以上的县为20贯,畿内县为30贯)。但福利每月有禄米,还有有春绢7匹,冬绢10匹,绵30两等。另外还可以按自己的阶官,再领取一份相对应的工资。薪水相对来说很不对,只要自己不乱花销,待到年老时是足以渡此残生的。

三是本朝的宦官同样是广泛参政,也曾尝试废立天子,参与宫廷斗争,加入朝廷的政治斗争,他们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定,甚至爆发过宦官引发的祸乱,只是没有造成但却没有发生象东汉、昌、楚那样的阉祸。百五十年间,曾到地方完成特殊命令的有19人,修过黄河,建过宫殿15人,充任外交大使的5人;养过马的者7人。曾带兵打仗者多达18人。可见本朝的宦官武将,大概也是为历史之最。

但在崇宁帝登基后,一批宦官迅速窜起手握大权,与内阁分庭抗礼,其领头人物有“媪相”童贯、“隐相”梁师成、彰化军节度使杨戬、大内总管李彦及谭稹、梁方平、李縠、蓝从熙等。

有了以童贯为首的宦官们与朝堂文臣明争暗斗,常佶稳坐钓鱼台,正可安心的写写画画搞艺术。

皇帝不清楚的是,这两大集团貌似斗了个不亦乐乎,其实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譬如你宦官提拔了某人,可以,但也别阻挠我文臣擢升某人。

黄潜善恰是“平衡”受益者。

陕西、河东大地震,受灾十分严重,他去实地视察,大收当地责任官员贿赂,回去上报只轻描淡写的说是普通地震,受灾轻微,当地官府已妥善处理。

这种操作在官场并不少见,只要不捅到上面去,当地的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自会有种种手段遮掩、善后。但此次灾情严重程度完全超出想象,后续赈灾又有层层盘剥截留,导致饿死者上万。其中有户人家八口,仅存活一人,要命的是这户人家与种家沾了亲戚,活下来的这人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种家,泣血哭诉这人间惨剧。“小种相公”种师道知悉后怒发冲冠,乃遣快马入京奏报鸣冤。

虽然种家军在西北一家独大,但并不受朝中重臣待见。大定一朝,把握朝政的皆是文官,武官被一再排挤打压,政治地位远不如前者。

本朝武官的地位与权力和文官相比相差极大,源于楚末五代十国时期长期割据战乱的历史背景。太祖常威认为:“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通俗来理解就是“一百个贪浊的儒臣比不上一个为祸的武臣”,从此开启了大定的崇文抑武风气。

大定将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关注重心放到经济、文化的建设之中,整个社会倡导儒雅、尚和等与文人形象相近的风气,而刚健、粗犷等与武人形象接近的风气受到了百姓的疏远与排斥。对于武官的考察项目在这一阶段日趋完善,文武并重的考察形式让许多自幼习武但没有经历过舞文弄墨之事的“偏科生”望而却步,加之武官录取人数与文官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武进士在进士的总数中不到十分之一。

有一些政府高级官员立了大功,皇帝想要赐予他们武将的职位,让他们文武双修。但是这些官员居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样的荣誉,因为在他们看来,文官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但是如果文武双修那是丢了全祖宗的脸。因此就算皇帝恩威齐天,他们也要冒死拒绝,宁可少拿一份工资和荣誉。这样的羞辱已经让所有的武将都感觉到脸面无光,连皇帝都不能制止。

除此以外,还有第二方面的羞辱,那更加是让人心酸。由于文官集团是掌握历史典籍的人物,所以他们需要记载下历史和曾经的往事,但是这些文官集团每次在进入历史的时候,往往都把武将集团说的是一堆“垃圾”,把所有的罪过都归结于他们,把所有的荣誉都归结于读书人。

但,种师道非寻常武将,在民间影响巨大,在朝中也是刻意低调,文臣们对其有些好感,多多少少会给些面子。再者,隐瞒淡化灾情,赈灾辽程中上下其手,陕西这批大小官员太过胆大妄为,不惩治的话,天下悠悠,众人之口难堵。结果便是,撸一批,罪一批。

而黄潜善“为虎作伥”,也被“雪藏”——停职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