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办喜事(2 / 2)

入冬后天气就越来越冷嗖,纪香结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按照当地人的风俗,结婚头天是娘家这边的日子,摆酒席招待亲朋好友,街房四邻。

大清早,两位做菜的大师傅就已经到了,吩咐着帮忙的小工点火涮锅,这就开始了忙活。

纪家是小户人家,来往有礼的相较起来并不算太多,事先就准备好放三十五桌要用的东西。

这时候的堡子里的人还不流行到街面上酒店去订酒席,绝大多数都是在自己家里办置。

周淑兰这个就是个烂好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到场帮忙儿,这次纪香结婚,过来帮忙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不老少,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杀鱼的杀鱼,各人负责一摊儿,张罗起来都挺快,没到十点钟饭菜就都已经做好了。

农村办事情那都有带客儿的,什么时候开饭,怎么摆放桌子,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这样的人帮着张罗,跟做菜的大师傅一样,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纪家的院子不大,可是大街宽敞,只要可着一边儿留出趟车走宽窄的道儿,另一边儿就可以随意的放席。

三十五桌院里放少半,剩下的全摆到了外头,这一悠下来了根本不必要像老吴家办事情的时候再摆放二席。

这天正好是大礼拜,小孩子全都放假在家,有他们在那些油丸干果消减的速度那是嗖嗖的,好在如今的纪家不比以前,经济状况呈直线上升,各种菜尤其是这些零抓不抗捞扯的都备的充足,早就让大师傅多炸出两倍来,为的就是防止这个抓一把,那个揣一兜子,反正油和面加起来也费不了多少钱,第一次嫁闺女,尽量让大家伙满意,别落下个抠抠嗖嗖的名声。

跟放席桌数成正比的是礼帐上钱的数目,不管是头次来赶礼,还是往回还礼,总的来说纪家的礼都不大。当然,这也跟现在的社会发展人均收入生活水平有关系,普通的那都是二三十,五十的都占少数,要是一百块都属于大礼了,二百往上纪家的这份礼帐上也就是周淑兰的两个姐姐一个弟弟,纪家这头的亲属纪以文让人捎来了一百块钱,算是好大显示了。纪以胜就掏了五十,这还是还纪梅结婚时的礼,别的是手指盖儿大的东西都没见着。当叔叔的真是比别人还不如。

酒席这一放上,差不多赶礼的人大流儿就过去了,先前围了一圈儿人的礼帐桌前也空了下来。负责收钱和写礼帐的人得了清闲,喝喝茶水、磕磕瓜子儿,就等着过会儿好吃饭了。

也就这么个时候,打道儿那头开过来辆摩托车,车上坐了两个小年青,头前那个到了跟前把车停住,单脚支地冲着两人道:“哎打听下,这是不是老纪家办事情?”

“哦,对。”

得到了答案,车后座上的那个打怀里掏出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往桌子上一丢:“喏,这是有人让捎过来的礼钱。”摞下这句话,两人调了车头直接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