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知进退的苏石(2 / 2)

“都走了?”仁宗赵祯听后有些不解?

“是的官家,都走了。通直郎前后三天共拿出了近五万贯钱,将城外这一批流民送走了。还有,殿中丞包拯这两天与通直郎走的很近。”陈琳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听到苏石三天的工夫就花了五万贯,还全是花在看起来丝毫没有用处的流民身上时,仁宗嘴角上带出了一丝的笑意,“这个孩子心善呀,如果大宋的臣子们都如这般,天下可定矣。”

“官家说的是。”陈琳连忙于一旁附合着。

“行了,这件事情朕知道了。”仁宗赵祯摆了摆手,让陈琳可以退下。

按说这样的小事,仁宗是不会过问的。可事情是苏石做出来的,他便不得不多考虑一下。即便是现在,还有人说是他们这一脉夺了太祖的江山。

这种声音虽然很小,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然形不成什么势力,但终还是有人会时不时的说起,那伤不了人但膈应人。

以至于赵祯上位之后,都不得不抽出一定精力来关注着太祖一脉的后人,怕的就是会有重新抢夺江山的想法。苏石正是太祖一脉的后代,虽然他不姓赵,但血脉之事是无人可以否定的了。

苏石顶着这样的身份出去施粥,施恩于流民,这就不得不让赵祯去多想一些。

原本还想着,如果苏石一直做下去的话,那名声可能就会在民间赫赫远扬,那个时候为了政权的稳定,少不得赵祯就要好好的敲打一番了。

可现在看来,这个苏石还是知进退的,仅仅是三天就草草了事。

又或可以解释为苏石不过是一时兴起,有了善心才做了这样的事情而已。

估计做了三天,浪费了五万贯钱,他也知道心疼了,这才停了此事吧。

毕竟苏石只有十四岁,且一直生活在千奇庄,能有什么见识吗?

只要没有人与他走的太近,给他出招,想必他根本就不知道自身血脉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吧。而之所以让密谍司盯着苏石,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会带有深意的接触他。

现在看来,苏石还是很守本份的,在京城中也并没有什么朋友。当然,包黑子应该算是的,但却没有放到赵祯的心里,这个包拯他还是了解的,此人刚正不阿,除了做官之外,从不参与派争,原本也是一个在朝中没有什么朋友的人,他这样的人也不会去主动影响苏石,更不会拿他的血脉来说事。

“张茂则,你去安排一下,开春了,过几天应该就是游玩金·明池的时候,让苏石也去,让他和那边的赵家人见见面吧。”赵祯闭目沉思片刻之后,还是决定在试探一下苏石。

至于说那边的赵家人,自然是苏石亲娘,母家的那些人了。赵祯就是想要看看,他们见了面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由此就可以判断出,苏石这一次入京是真的想出来见见世面,还是抱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于他根本就是不死心,想要图大事的。

“是,官家。”张茂则连即答应了一声之后,这便慢慢的退了出去。

出得了紫宸殿之后的张茂则,明白官家的意思,这就是在试探苏石。

即是试探,官家当然不好出面,那让谁去邀请苏石呢?想着他便大步向着延福宫曹皇后的居所而去。

延福宫皇后的住所之内,曹皇后撤去了所有的下人,在偏厅中单独听取了张茂则的详说,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便道:“这件事情我会让荆王殿下出面,保证别人不会猜忌。”

听到曹皇后提出了最合适的人选,张茂则便是一脸喜色的说道:“多谢皇后娘娘,您可是解决了小人的大问题。”

“行了,这件事情你不找我,也可以做的很好。但你能把此事告知于我,我还是很高兴的。茂则呀,跟在官家的身边会很辛苦,你的责任重大呀。”

便是仁宗赵祯叫张茂则都是要叫全名的,但曹皇后却只称茂则,如此可见,两人的关系还真是非浅。

“不辛苦,一切都是小人应该去做的。”张茂则的态度放的很低。便是在官家的面前,他也只称小的,但在曹皇后面前却自称是小人,只是一字之差,同样代表着他的内心情感。

这便是曹皇后的手段之一,怕是整个宫中都没有人知晓,这个张茂则对皇后竟然比对官家还亲吧。

张茂则高兴的离去,不久之后,收拾一番后的曹皇后就去了昭仁宫,在这里见到了荆王赵曦。

“曦儿给娘请安。”一见到皇后来了,赵曦连忙低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