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节 陈家明送妻做了结 姚启圣坐镇衙门口(2 / 2)

命运的抉择 黑色柳丁 4884 字 2019-09-24

“咳。或许是该到收手的时候了吧。”韩半瓶一边将箱子锁上一边在心中如此盘算着。只是这样的盘算他之前也想过多次每一次却都不了了之。或许是现在进行得实在太快也太顺利。或许韩半瓶现在已经迷上了这种耍弄人的勾当,或许他就喜欢看那些所谓的精英们在自己面前露出那种卑微而又贪婪的模样。总之韩半瓶打心底里不想这么快就结束这场骗局。不过他也并非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想到这里韩半瓶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自己内衣深处的一个暗口袋。那里塞着一张在海内海外都可兑换的万两银票以及一张随时都可以上船出航地船票。

可是这真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吗?在大赚了一票之后逃亡海外?韩半瓶忽然发现没能看到那些富翁们见鬼似的表情实在是他人生的一大遗憾。想到这里他又立即放弃了动用那两张票的念头。收回手之后韩半瓶满意地扫视了一下屋内一口口装满银圆的箱子。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般说了声“晚安”后,便锁上了库门、哼着小调离开了那间充满肮脏欲念的房间。

只是此刻的韩半瓶那里知晓自己地一举一动早就落入了朝廷与香江商会的监视网之中。而今的他俨然成一只众人追逐的狡猾狐狸。只是那些猎狐者各自心怀鬼胎。这才让他这只狐狸逍遥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过如今各方即已全面摊牌。这猎狐地哨声自然也就悄然响起了。

翌日,在嘉定城的另一头姚启圣一前一后连续接到了两份来自京师却内容迥异地书信。这头一封是陈子龙写来的要他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而后一封则是来自于首相黄宗羲的百里加急。在信中要他这边配合当地官府尽快将行骗者捉拿归案。

“伯鸾,这事你怎么看?”姚启圣把两封信往桌子上一摆,然后用左手的食指轻轻扣击着桌面问道。

“大人。依属下看这两份信说的都是事实。陈大人来信时可能京师那边地局势尚不明朗。因此才嘱咐我等要谨慎行事。而黄首相的信多半是朝廷局势已经明朗。故而才催促我们这边早些下手。”高鹏想了一下回答道。

哼。都是些没用地废话!姚启圣闭着眼睛在心中暗嘲道。对于高鹏说的这些内容他根本不用想就已经了然于心了。此刻真正让姚启圣觉得麻烦的是京师那边的最终结果。难道朝廷已经利用嘉定的事扳倒陈家明了?不,不像。要是陈氏已倒现在局势绝对不会像这样波澜不惊。更何况黄宗羲在信中的语气丝毫没有得意的地方。相反倒是处处透着股子的谨慎。那么说来陈氏没倒!一想到这里姚启圣的眉头不由拧得更深了。倘若陈氏没倒而京师那边又催着自己这边结案,那就说明在这件事他们已然是失败了。想那陈家明,想那香江商会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此记得眼看着新一届的大选即将临近。这对当前的内阁来说实在是一桩令人忧心的事。

眼见姚启圣一直闭目养神不理会自己。高鹏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并没有说到点子止。于是他低头又将思绪整理了一番后。忽然灵光一闪道:“大人,您说会不会现在朝廷与香江商会都在查这桩案子,所以黄首相才急着要我们这边早做了结?毕竟之前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香江商会冯贵等人的行踪。”

听高鹏这么一说姚启圣猛地睁开了眼睛。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呢。姚启圣发现他先前还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过这么一点拨立即迎刃而解。不过他可不认为香江商会会有同朝廷比赛破案的可能。毕竟双方在暗中角力不是一天两天了。香江商会真要抢先破案的话早就动手了。此刻的他更为担心的是香江商会会不会抢在自己破案前头先去衙门告上一状。倘若那样的话原本的被告转眼间就会成原告。弄不好香江商会那边还会倒打一耙告自己这边办案不利!

想到这里姚启圣忽觉自己的心头一阵恶寒。却见他害然起身猛地一拍桌子道:“快!快去县衙门!”

“大人不换官袍吗?”高鹏突见姚启圣如此着急不禁有些诧异。可姚启圣却一跺脚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取了官印先去了衙门坐镇再说!”

事实也正如姚启圣所料。陈家明在面圣之后便嘱咐冯贵带着先前搜罗的诸罗证据赶往嘉定击鼓鸣冤。以期抢在朝廷立案之前先行告上一状。这样一来香江商会不仅能在此案上取得先机。还能在舆论上博取同情。已经闯了大祸的冯贵在接到命令后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日夜兼程之下倒也在翌日的上午赶到了嘉定。

随着一声嘶鸣马车不偏不倚地停在了衙门口。冯贵跟着飞也似地冲出了马车,撩着长袍跑上了阶梯,取了鼓锤死命地敲击道:“冤枉!冤枉!大人!小人有冤要伸!”

“何人在外喧哗啊!”过了半晌之后衙门朱红色的大门终于开了。却见一干差役簇拥着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中年官员与两个白衣文士走了出来。

冯贵一见正主出了门立即丢下鼓锤捧着状子奔上前想要告状。却不想一抬眼就瞧见了赫然站在那青袍官员身后姚启圣。惊讶之余他不禁脱口而出道:“姚…姚大人!”

“哦,本官道是谁呢。原来是香江银行的冯掌柜啊。怎么冯掌柜要告状?”姚启圣带着笑容和蔼的问道。

此刻的冯贵可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他还是定了定神。恭敬地把手中的状子递交给了一旁的青袍官员道:“大人,小人受香江商会之托特来状告嘉定大兴号欺世盗名毁我香江商会的名誉!”

那青袍官员接过状子粗略的一看之后立即回头向现旁的姚启圣惊讶道:“姚大人,此人状告的正是您查的那一桩案子。”

“哦,有这事?”明知故问的姚启圣取过状子看了看后。随即带着极其自信的笑容说道:“果真如此,还真是凑巧啊。”

见此情形那青袍官员立即会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正在懊恼之中的冯贵宣布道:“既然如此不若将两案并做一案调查审理吧。”

那知姚启圣却连连摇头道:“哎。调查可以一并进行。至于立案嘛,还是分而立之罢。这毕竟关系着香江商会的名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