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求新求变(1 / 2)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三章:求新求变洛景在望着刘彻,刘彻同样在望着洛景。</p>

刘彻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梁王的时候就锐意进取,敢于做事,所以刘恒一旦开始考虑换太子,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其他人,直接就将他召回了长安。</p>

刘彻望着洛景眉间的圣痕开口道:“圣痕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洛氏天生高贵的象征,似乎洛氏的兴盛就是因为圣痕的庇佑。</p>

但在朕看来,这是何等的荒谬的言论啊。</p>

真正让洛氏高贵的,难道不是代代出贤能之人?</p>

难道不是洛氏所坚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众的能力吗?</p>

洛氏兴盛千年之久,难道仅仅是凭借素王的血缘吗?</p>

朕以为不是这样的。</p>

上古时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贵,他们的直系后裔现在又在何方呢?</p>

高皇帝受命于天,刘氏得到了天命,于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贵地位。</p>

洛氏在大汉显贵,是因为昭公为高皇帝加冕,英侯为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于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摄政天下,这难道是因为素王的庇佑吗?</p>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辅佐朕,想必是能够继续富贵了。”</p>

洛景闻言笑了起来,觉得皇帝的这番话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资英断,有识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尽力。”</p>

这算是微微的拒绝,但是刘彻闻言却微微的松了一口气,笑道:“洛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啊。</p>

朕刚刚承继大位,只觉朝中纷乱,千头万绪,无法理清,正要向您问政。”</p>

洛景端坐道:“还请陛下示下。”</p>

刘彻便道:“朕授业之时,听闻天子的古老是难以赘述的,君王接受了上天的旨意,于是统治天之下的一切。</p>

如果君王不能统治,阴阳的位置就会翻转,四时的顺序就会打乱,高高的山峦就会崩塌,汹涌的大江大河就会枯竭,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不再是臣子,天下就在这种境地之中大乱了。</p>

朕登基以来,每每思及朝中的千头万绪,就很是忧虑啊。</p>

这大概是因为朕不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而导致的,所以想要问政于您。”</p>

洛景敏锐的把握住了这番话的核心,那就是“该做什么,能做什么。”</p>

这八个字,是掌握着权力的人才该问的。</p>

皇帝现在有权力吗?</p>

有,很大!</p>

他能够做很多事情吗?</p>

做不了,这是现实。</p>

所以刘彻想要问洛景怎么才能够获得做事的权力。</p>

洛景闻言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陛下,您这是见到了什么,才升起了这样的想法呢?”</p>

刘彻瞳孔一缩,他万万没想到洛景竟然会问出这个问题。</p>

洛景的话很委婉,但是其中的深意却是,你是为了什么才要权力?</p>

这是刘彻难以想象的事情,皇帝想要权力,难道还需要什么理由吗?</p>

这天下的一切难道不都是皇帝的吗?</p>

皇帝至高无上,理所应当的拥有一切,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p>

他的脑海之中迅速的开始回想有关于洛景和洛氏的一切,然后陡然之间将思绪定在“独夫”这个字眼上。</p>

这个词语是素王带到这个世间的,这个词语几乎说尽了洛氏对君主的态度。</p>

这个传承了千年之久的家族,从未曾忘记过这一点。</p>

从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之所以洛氏出将入相,扶保大汉社稷,乃至于洛文王鞠躬尽瘁,是因为大汉得到了天命,是因为大汉代代明君,是因为大汉的君主都体恤天下百姓。</p>

现在东阿侯洛景问自己,就是想要知道,自己会是下一个体恤百姓的君主吗?</p>

做了天子,做了皇帝,是为了诸夏的昌盛,为了天下的福祉,还是单纯的为了自己的权力欲,单纯的为了骑在天下人的头上耀武扬威呢?</p>

刘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甚至响彻了整个大殿,他实在是喜欢这个问题。</p>

刘彻这个人的性格,某种程度上是很怪的,你可以说他好大喜功,但决不能说他是不顾百姓死活。</p>